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邓小平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邓小平关于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的方法论原则,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注意其政治意义 ,准确把握其实质。二是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使其能够真正触动思想。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其更具针对性。四是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形的有机结合,使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五是要把握辨证思维的实质 ,克服形而上学片面性。
作者
欧黎明
机构地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5,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关键词
原则性
灵活性
科学化
辩证思维
形而上学
邓小平
党内批评
自我批评思想
方法论原则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A84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1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列宁选集》部分人物简介[J]
.天津师院学报,1978(2):35-48.
被引量:296
2
列宁“哲学笔记”新增部分简介[J]
.哲学研究,1959(4):20-20.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313
1
程竹汝,邵春霞.
论国家的双重性质及历史图式[J]
.社会主义研究,2000(4):32-35.
被引量:2
2
戴维新.
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S1):26-29.
3
林晓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比较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2001(S1):276-278.
4
杨颖.
关于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哲学思考[J]
.社科纵横,2000,15(5):9-10.
5
刘秀芬.
评价标准的矛盾探析[J]
.求实,2000(8):6-8.
被引量:2
6
吉彦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是邓小平江泽民理论[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1):30-32.
7
杨会国.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重视理论学习[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2):101-104.
8
李如鹏.
共产党非公有制经济观的变迁[J]
.学术探索,1999(2):33-38.
9
石燕捷.
历史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再认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4):38-41.
10
林伯海.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其整合[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1):32-3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7
1
林学启.
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创新的基本经验[J]
.理论学刊,2013(6):26-29.
被引量:3
2
涂在奇.
论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三个主要环节[J]
.学习与实践,1994(2):39-41.
被引量:2
3
曾祥云.
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解读[J]
.湖湘论坛,2014,27(4):23-28.
被引量:4
4
李华.
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J]
.南京社会科学,2007(6):54-62.
被引量:4
5
刘新庚,夏可珍.
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0(1):52-55.
被引量:14
6
王永浩.
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回眸与历史经验[J]
.广西社会科学,2011(7):6-10.
被引量:15
7
刘书祥.
人大对党实施监督的宪政思考[J]
.理论与现代化,2011(4):58-63.
被引量:3
8
叶长德.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依据与历史经验[J]
.理论探索,2011(5):59-62.
被引量:7
9
姚桓,薛梅.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4):3-5.
被引量:3
10
刘文新.
论毛泽东党内组织监督思想[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5):50-5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侯群,高立.
IP网络电话系统实现方案[J]
.计算机与网络,2000(2):22-22.
2
杨莉芸.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研究综述[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1(1):51-56.
1
王筱宇,李颖.
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14(1):77-78.
2
李合敏.
论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J]
.温州论坛,2011(4):49-58.
3
薛琳.
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的时代价值[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8(2):54-58.
被引量:1
4
李合敏.
邓小平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4):57-61.
被引量:1
5
汪荣高.
邓小平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初探[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9):54-57.
6
朱景义,马志强.
关于“实际”问题的辩证思考[J]
.政工学刊,2002(7):8-9.
7
孔治明.
儒家的道德修养论与毛泽东的自我批评思想[J]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5-7.
8
蔡普民.
周恩来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初探[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7(3):19-20.
9
欧永宁.
论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3(6):13-15.
被引量:1
10
李文善,王培祥.
端正学风根本在于改造世界观[J]
.山东社会科学,2003(2):124-127.
云南社会科学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