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人的本质及其表征--兼论“自私”与“为公”
出处
《天府新论》
1999年第2期57-59,共3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
1齐玉水,刘晓敏.定位人学的基本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17-19.
-
2严锐.墨家学说与我国法治中的民本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7(4):812-812.
-
3杨锋兵.部派佛教时期之化地部述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6-29.
-
4侯衔正.试述孔子思想学说中的积极因素[J].晋中学院学报,1987,10(1):47-51.
-
5李少波.本然之性与应然之性——《淮南子》人性论的内在逻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6):46-49. 被引量:1
-
6操奇.生命文化学论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490-495. 被引量:4
-
7杨克俭,夏德计.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J].东岳论丛,1994,15(4):64-66. 被引量:2
-
8黄森.重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点思考[J].哲学研究,1984(7):28-30. 被引量:3
-
9庞海坡.论从认识主体到实践主体——主体的社会性凸现的必然结果[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33-35. 被引量:3
-
10陈梅琳.青年一代应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自我实现观[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7):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