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李慧民
王黎
机构地区
河南职工医学院卫生管理教研室
出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5期580-581,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 (A1 999442 )
关键词
问题行为
心理健康
犯罪青少年
分类号
R395.6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1
黄车白 石寿森 宋饶玉.大学生习惯性吸烟行为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61-61.
被引量:1
2
霍金芝 钱卫娟 等.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5,11(8):342-342.
被引量:5
3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1-31.
被引量:20
4
郭传琴 翟静 刘素娟.157例违法青少年的有关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5):217-219.
被引量:2
5
Broder Pk,. Further observations on the link between learning disabilitie s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J].Educational Psychol,1981,73:838~850.
被引量:1
6
邓芸菁,窦刚,张锋.
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3):160-162.
被引量:5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吕成荣,王云东,李立新,王国勋,沙东想.
服刑罪犯心理卫生状况调查探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119-120.
被引量:34
2
郭平 杨惠琴.女性偷盗者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3:195-195.
被引量:3
3
纪术茂 王新瑞.88例女性犯人人格特征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12-115.
被引量:2
4
王玲.狱中犯罪青少年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6):266-266,257.
被引量:1
5
杨坚.违法犯罪男性青少年个性特征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13(5):257-259.
被引量:19
6
纪术茂,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年,3卷,增刊,112页
被引量:1
7
王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9卷,6期,266,257页
被引量:1
8
郭平,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年,3卷,195页
被引量:1
9
杨坚,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年,13卷,5期,257页
被引量:1
10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1983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3
1
李菁.
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1):209-209.
被引量:2
2
朱海燕,张锋,邓云菁.
在押毒品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2,8(2):8-14.
被引量:2
3
全明玉.
高血压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J]
.中国康复,2004,19(5):278-279.
被引量:1
4
鹿艳存.
45例HBsAg阳性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校医,2004,18(5):452-453.
被引量:5
5
白春玉,张迪,穆颖,吴惠颖.
沈阳市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73-674.
被引量:2
6
仇晓静,缪宏卫.
1207例卫校护理专业学生MMPI测查分析[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18(6):761-762.
被引量:3
7
邓芸菁,朱海燕,张锋,杨宏.
女性毒品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7-10.
被引量:3
8
马海林.
工读女学生人格特点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119-119.
被引量:7
9
张锋,朱海燕.
在押毒品犯人格类型的聚类分析[J]
.心理学报,2002,34(2):205-211.
被引量:15
10
林云鹏,王晞.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调查[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6(1):24-2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8
1
丛梅.
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及其控制[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6(6):28-33.
被引量:1
2
周路平,欧倩芝.
岳麓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93-594.
被引量:4
3
邵晓顺.
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特征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1,7(2):28-32.
被引量:7
4
黄国平,张亚林,杨世昌.
海洛因依赖者的创伤性事件及其PTSD症状频率[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393-395.
被引量:7
5
花兆合,蔡坤,孙黎,吴润和,彭玉文.
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分析[J]
.人类学学报,1993,12(4):366-373.
被引量:4
6
马海鹰,张小远.
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227-229.
被引量:32
7
张素馨,郑培兵,孔祥荣,董守祥,张善印,李晶,张春之,潘红娜,王道桥.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社会因素综合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4(1):25-27.
被引量:8
8
方晓义,李晓铭,董奇.
青少年吸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77-80.
被引量:52
9
董会芹,纪林芹.
罪犯自杀的危险因素与自杀机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2):130-133.
被引量:12
10
马洪霞,张丽,孙瑞芝.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自杀的关系[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731-731.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1
1
马扬,张建新.
少年教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57-458.
2
景璐石,冯军,刘永贵,郭薇.
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心理学思考[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3):279-280.
被引量:4
3
贺豪振,麻桂芬,吴佩国.
中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和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3):28-30.
被引量:4
4
黄国平,张亚林,邹韶红,赵兰.
女性服刑人员精神创伤的特征[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0):916-918.
被引量:2
5
景璐石,徐云,冯军,李彦章.
青少年罪犯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99-1301.
被引量:5
6
张海芳,耿福.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12):1080-1081.
被引量:4
7
胡捷,隋景旺,林邢波.
监所内未成年犯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42-45.
被引量:5
8
景璐石,孟婧,蒋宪君,辜慧,冯军,徐涛,徐科,顾荣莉.
青少年罪犯抑郁与自杀意念状况及其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38-1139.
被引量:3
9
张海芳.
犯罪青少年生活方式与家庭环境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28-30.
被引量:4
10
李建华,周路平,方奇,袁谦.
进城务工家庭随迁子女早期问题行为的调查[J]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6):144-14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李光建,舒京平,高婷叶,李玉凡,何益国.
涉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3(9):231-233.
被引量:1
2
张旭,胡泽卿,杨曦,章皎洁,王飞雁,李焱.
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5):336-340.
被引量:12
3
江剑波,梁桂.
中职生课堂不良行为调控探析[J]
.广西教育,2008(12):26-26.
4
黄国平,张亚林,柳娜,魏铭.
家庭暴力施暴者精神创伤的初步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8):724-726.
被引量:2
5
江琴,刘玲玲.
福州市台江区398名低年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37-440.
被引量:4
6
唐万琴,丛晓娜,徐波,陈卫红,曹尚,罗鹏飞,罗丹艺,卫平民.
南京市江宁区低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1):50-53.
被引量:17
7
李莉.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和对策浅析[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1):46-49.
8
张坤.
对社区矫正青少年生存状况的实证分析[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0(5):21-24.
被引量:1
9
马慧,王曼,李秀影.
团伙犯罪青少年人格、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443-446.
被引量:5
10
张坤.
我国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6):104-109.
被引量:4
1
沙东想,吕成荣,狄小华,张云飞.
罪犯心理卫生状况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4(1):19-20.
被引量:23
2
李煜,季卫东,秦希根,忻仁娥,袁训初.
少年犯罪心理与环境因素[J]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1998,4(2):82-82.
3
赵淑华,候晓忠,谭淑华.
父母离异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的研究[J]
.中国校医,1993,7(4):125-127.
4
刘红,许爱萍,王宪利,孙丽云,王栋,宋宇,刘激扬,司迎,王会平.
新兵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武警医学,2007,18(8):587-589.
被引量:6
5
诚北.
孩子吓不得[J]
.中国健康月刊,2000,19(12):18-18.
6
影响人际关系的5种不良心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2):31-31.
7
郑卫生.
六种病态心理影响社交[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2(6):29-29.
8
陈慧英.
社交中的病态心理[J]
.天坛药讯,2004,16(1):50-50.
9
社交中哪些病态心理绝对要不得?[J]
.心理保健医生,2013(9):43-43.
10
吕永义(摘).
社交中常见的病态心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07(05A):52-52.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