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5,共5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2
-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页. 被引量:3
-
2《破解循环论证之谜》[J].学术月刊,1992,(1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0
-
1杨承训,聂伟.运用“第一生产力”深化劳动价值论的尝试——沿着恩格斯的思路对现实问题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3(4):16-26. 被引量:8
-
2刘解龙.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必须正视的十大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1(3):17-21. 被引量:19
-
3刘海藩,季彭.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关于新时期资本和劳动的若干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4):4-9. 被引量:1
-
4胡培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J].经济学动态,2001(7):22-26. 被引量:21
-
5周肇光.“如何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1(7):38-40. 被引量:17
-
6张雷声.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教学与研究,2001(6):59-64. 被引量:1
-
7徐伟平.劳动价值论理论与现实的差异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1(4):18-22. 被引量:3
-
8洪银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1(5):9-11. 被引量:2
-
9卫兴华.劳动价值论的深化与发展 深入认识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是非问题[J].学术月刊,2001,33(7):29-32. 被引量:16
-
10何玉长.劳动形态论与劳动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1,33(7):37-3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