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二世祖”生活方式的剖析
被引量:6
The Life Style of "Ershizu" in Pearl Delta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7-2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参考文献9
-
1房庆方,马向明,宋劲松.城中村: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9,6(4):19-21. 被引量:44
-
2吴忠.经济特区应继续为中国的现代化探路[J].学术研究,2000(5):56-59. 被引量:8
-
3丘海雄,张永宏,王兴洲.城郊结合部“二世祖”违法犯罪问题探讨[J].青年研究,1997(3):42-45. 被引量:17
-
4刘钧演,涂敏霞.富裕地区农村青年的生活价值观——对广州地区农村的调查[J].青年探索,1999(2):18-22. 被引量:10
-
5梁均杰.从“二世祖”现象浅析家庭和社会群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3):27-31. 被引量:5
-
6周大鸣,乔晓勤编著..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42.
-
7雷洪著..社会问题 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39.
-
8戴维·波普诺 李强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9
-
9于琨奇,花菊香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8.
二级参考文献11
-
1丘海雄,张永宏,王兴洲.城郊结合部“二世祖”违法犯罪问题探讨[J].青年研究,1997(3):42-45. 被引量:17
-
2李春玲.当代青年的生活价值观[J].青年研究,1991(1):15-25. 被引量:7
-
3周庆行,刘胜江,李景耀,文强.二十城市研究生职业价值观调查[J].青年研究,1996(9):7-10. 被引量:10
-
4陈晶,吴胜昔,顾幸生.一种针对火电厂流量计数据特点的数据处理算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475-480. 被引量:2
-
5刘济,顾幸生.基于UKF的参数和状态联合估计[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5):762-767. 被引量:4
-
6龙慧,胡利,周宴宇.迭代卡尔曼滤波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2):123-125. 被引量:5
-
7穆华,吴志添,吴美平.水下地磁/惯性组合导航试验分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3,21(3):386-391. 被引量:10
-
8徐成刚.基于非线性预测滤波和UKF的状态估计方法[J].科技信息,2013(19):174-176. 被引量:3
-
9LIU Ben,LIU Kaizhou,WANG Yanyan,ZHAO Yang,CUI Shengguo,WANG Xiaohui.A Hybrid Deep Sea Navigation System of LBL/DR Integration Based on UKF and PSO-SVM[J].机器人,2015,37(5):614-620. 被引量:8
-
10史兴波,曾俊宝.水下机器人海洋资源目标探测导航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8,35(4):331-33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70
-
1蔡曦亮.关于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思路[J].探求,2003(6):56-58. 被引量:2
-
2曾坚朋,谭媛.“二世祖”现象——社会失范与文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6(3):17-22. 被引量:1
-
3李郇,徐现祥.转型时期城中村演变的微观机制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1):55-69. 被引量:12
-
4刘红萍,杨钢桥.农村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形成机制与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4):271-274. 被引量:12
-
5刘一民,马先英.我国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学管窥[J].体育文化导刊,2004(7):34-36. 被引量:3
-
6李智君.分野的虚实之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1):61-69. 被引量:9
-
7王新.解读温州"城中村"现象[J].温州大学学报,2005,18(1):21-27. 被引量:8
-
8李玉军.“城中村”问题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68-72. 被引量:12
-
9吴军,阴伟雄.佛山市弼塘镇鼠类动物寄生虫感染调查[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18(5):367-367. 被引量:2
-
10郑开雄.厦门“城中村”改造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5,20(11):32-3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49
-
1杜洪梅.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角色转换[J].社会科学,2006(9):105-110. 被引量:22
-
2李煜,黎氏.影响社区归属感的要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7(4):104-105. 被引量:4
-
3丘海雄,张永宏,王兴洲.城郊结合部“二世祖”违法犯罪问题探讨[J].青年研究,1997(3):42-45. 被引量:17
-
4阎坤.转移支付制度与县乡财政体制构建[J].财贸经济,2004,25(8):20-25. 被引量:46
-
5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课题组.“边缘社区”与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4):52-58. 被引量:23
-
6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29(7):9-13. 被引量:265
-
7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4):4-8. 被引量:282
-
8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2006,41(7):83-91. 被引量:227
-
9俞得鹏.浙江省城市外来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宁波:宁波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3
-
10肖建军,皮艺军.犯罪学引论--C·C系列讲座文选.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刘铮.从“熟人社会”到“熟人社区”:拆迁安置村民的角色适应与社会融入——以广州市L村为例[J].青藏高原论坛,2022,10(3):63-70.
-
2李郇,徐现祥.转型时期城中村演变的微观机制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1):55-69. 被引量:12
-
3马少春,王发曾.城乡结合部的犯罪机会控制与空间综合治理[J].人文地理,2011,26(2):62-67. 被引量:9
-
4雷娜.土地食利群体的形成过程——举水社区田野调查[J].社会学,2015,0(3):12-19.
-
5陈峰云,闵敏,殷旭东.城市边缘区犯罪问题的环境影响[J].城市问题,2003(2):45-47. 被引量:12
-
6闵敏,熊乃学.影响城乡边缘区犯罪的环境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3,18(5):25-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2
-
1赖文波,郭信一,黄永.我国夜间户外步行环境犯罪预防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1):80-95.
-
2叶林,彭显耿.中国城市更新的“回应—驱动”模式分析——基于广州市“三旧”改造的考察[J].东岳论丛,2021,42(5):76-87. 被引量:20
-
3罗彦,周春山.中国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1):25-30. 被引量:38
-
4龚兆先,温春阳,周永章.城乡边缘带时空离心推移的约束及其方法[J].热带地理,2006,26(2):129-133. 被引量:1
-
5毛媛媛,戴慎志.犯罪空间分布与环境特征——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3):85-93. 被引量:60
-
6毛媛媛,戴慎志.国外城市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研究的剖析和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08,23(4):104-109. 被引量:28
-
7李珽.基于分类指导原则的广州市番禺区新农村规划探析[J].规划师,2009,25(B09):79-81. 被引量:1
-
8雒薇.“城中村”问题的形成与改造博弈模型的研究[J].建筑与环境,2010(5):140-143.
-
9荣玥芳,郭思维,张云峰.城市边缘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1(4):93-100. 被引量:60
-
10何为,黄贤金.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2):24-32. 被引量:82
-
1宗路.“红色贵族”第三代时尚亮相[J].报刊荟萃,2010(1):9-13.
-
2吴盛强.“二世祖”家庭,如何富延三代[J].私人理财,2007(5):44-51.
-
3张明.浅谈日本的“二世作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1):52-55.
-
4穿过流水.潜伏的富二代[J].青年博览,2011(2):16-16.
-
5梁晓声.当今青年心态分析[J].党政论坛,2014(12):32-33.
-
6李泓业.我是“富二代”中的异类[J].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2009(11):14-14.
-
7曾坚朋,谭媛.“二世祖”现象——社会失范与文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6(3):17-22. 被引量:1
-
8鲁民.现世报·二世祖·三代完[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6(05S):36-36.
-
9小渊优子:最尽职的“二世祖”[J].东北之窗,2009(14):54-54.
-
10吴元标.以强制执行视角看“钉子户”现象[J].才智,2009,0(7):235-2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