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烧伤和许多疾病一样,不论从局部还是远部组织和器官,均存在有明显的微循环改变。学者们近年来通过对烧伤后微循环的深入研究,为烧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三方面综述如下: 一、烧伤局部微循环的变化 烧伤深度不同,局部微循环变化不同已被大家所公认。Branemark及国内微循环工作者对动物(地鼠、兔)及人体烧伤后局部微循环进行了观察,总结出局部不同深度创面的微循环特点如下:Ⅰ度烧伤以充血为特征,细动脉和细静脉扩张,有时细动脉先有节段性收缩。毛细血管扩张。Ⅱ度烧伤,细动脉可见短暂收缩之后扩张充血,血流速度减慢。细静脉扩张,红细胞聚集,可见白细胞附壁,血流缓慢或血流停滞。Ⅲ度烧伤,细动脉、细静脉、毛细血管中均有广泛的血栓形成,血流停滞,微循环闭塞。赵克森等用兔耳开窗活体观察与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相结合。证实皮肤烫伤(65℃1分钟)后,局部微循环常出现血管收缩、血流缓慢,继而形成微血栓。在广泛血栓形成的部位,微循环中血流迅速停止,一周后病理切片常见全层皮肤坏死,证实为Ⅲ度烧伤。微循环未广泛栓塞的动物皮肤,一周后证实为部分皮肤层破坏,残留一部分皮脂腺、毛囊及深层组织,属于深Ⅱ度烧伤。
出处
《中国微循环》
199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Journal of Chinese Microcirc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