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政策工具的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2009年到2010年,票据融资业务大起大落,融资规模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急剧萎缩再到持续下降的过程,同时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的需求在不断上升。本文通过分析再贴现需求效应背后的潜在因素及存在问题,揭示现阶段再贴现的操作意图,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建议。
作者
张屿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出处
《时代金融》
2011年第3Z期43-44,共2页
Times Finance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
票据融资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汪办兴.
2010年经济金融形势与票据市场展望[J]
.新金融,2010(2):44-47.
被引量:2
2
张爱红.
试论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再贴现工具设计[J]
.金融纵横,2009(4):9-11.
被引量:4
3
徐小林.
再贴现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应及政策取向[J]
.金融发展研究,2008(8):36-3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杨爱芳.
再贴现出现零业务的原因分析及建议[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3):80-81.
被引量:2
2
储峥.
改革再贴现工具的思考[J]
.济南金融,2007(3):26-28.
被引量:3
3
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欧阳俐桃,魏仁义.
再贴现政策调整与理论突破——湖南省娄底、湘潭、常德、衡阳四市再贴现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
.武汉金融,2007(10):26-28.
被引量:2
4
刘斌.再贴现工具的政策定位刍议,2006.
被引量:1
5
麦金农.经济自由化的秩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1997.
被引量:1
6
储峥.
改革再贴现工具正当其时[J]
.经济论坛,2007(20):122-124.
被引量:1
7
贾德奎,胡海鸥.
“利率走廊”:货币市场利率调控的新范式[J]
.经济评论,2004(2):94-97.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1
1
杨俊凯,满超,刘蕾蕾.
“银担贴”融资模式的持续创新实践及经验启示[J]
.西部金融,2023(9):41-47.
2
洪传尧.
欠发达地区票据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经济师,2009(10):184-185.
3
卜又春.
关于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思考——基于会计管理的视角[J]
.金融发展研究,2011(3):39-41.
被引量:3
4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董昕.
再贴现政策工具功能转向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2011(8):39-42.
被引量:1
5
王佑元,马运生,石明悦,孔迅,刘小二.
对我国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及其政策信号与导向作用的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2(1):59-66.
被引量:3
6
王佑元,马运生,石明悦,孔迅,刘小二.
对我国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及其政策信号与导向作用的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2):45-50.
被引量:1
7
宁悦.
票据融资业务发展情况及有关问题分析[J]
.华北金融,2013(5):76-77.
8
肖曼君,代雨杭.
中国央行流动性便利操作的抵押品“折损率”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5):2-6.
被引量:1
9
曾一村,凌典,谈韵.
再贴现业务传导货币政策研究[J]
.上海金融,2020(8):65-71.
被引量:4
10
闫新广,门超.
县域票据市场发展瓶颈及建议[J]
.河北金融,2015(2):52-54.
同被引文献
15
1
薛佳会,杨帅元.
再贴现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
.吉林金融研究,2011(4):62-63.
被引量:1
2
蒲银,庄立峰.
目前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
.黑龙江金融,2013(7):76-76.
被引量:1
3
徐小林.
再贴现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应及政策取向[J]
.金融发展研究,2008(8):36-38.
被引量:8
4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开市场操作部课题组,张启胜,王长元.
中央银行再贴现机制在流动性管理中的运用[J]
.上海金融,2009(5):5-10.
被引量:6
5
卜又春.
关于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思考——基于会计管理的视角[J]
.金融发展研究,2011(3):39-41.
被引量:3
6
周晓洲,谷娜米.
再贴现业务管理及风险控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8):112-113.
被引量:3
7
钱素芹.
再贴现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金融纵横,2011(10):66-68.
被引量:1
8
杨大楷,叶小莲,杨晔.
中国再贴现政策研究[J]
.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2):3-7.
被引量:5
9
胡海鸥,张德远.
再贴现功能的深层次思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2):31-35.
被引量:1
10
王景武.
运用再贴现工具支持实体经济[J]
.中国金融,2013(5):68-7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洪占卿.
关于优化电子商业汇票再贴现工作的若干思考——以上海地区为例[J]
.时代金融,2018(32):89-91.
1
张玉胜.
刍议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应用[J]
.经济论坛,2006(20):113-113.
2
张惠茹.
完善再贴现政策工具之我见[J]
.陕西金融,1997(7):20-21.
3
唐雪莲.
票据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J]
.银行与经济,2003(6):31-33.
被引量:1
4
邵德标.
正确看待再贴现业务的急剧萎缩[J]
.上海金融,2003(1):63-63.
被引量:1
5
夏有华.
积极推进和发展央行再贴现业务的思考[J]
.经济学情报,2000(2):18-21.
6
李丞北,王辉.
再贴现政策的问题与对策[J]
.金融理论与教学,1999(3):20-22.
7
韩平.
灵活运用再贴现政策工具 强化央行间接调控手段[J]
.中国金融,1996(8):20-21.
8
张立群.
短期目标保持中性 2001年货币政策和效果分析[J]
.瞭望,2002(3):38-39.
9
吴少新.
论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工具[J]
.武汉金融,1997,0(6):4-7.
10
雷洪光,沈艳华.
我国票据市场对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J]
.上海金融,2002(2):19-20.
被引量:1
时代金融
2011年 第3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