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手机病毒的特点与防范策略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手机病毒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本文主要从手机病毒的来源、危害、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的相关阐述,并且提出了防范手机病毒的几点建议。
作者
贺丹
曹宇
机构地区
山东省烟台边防检查站
出处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1年第7期57-57,共1页
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手机病毒
3G
防范措施
分类号
TP309.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TN929.5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郑昌兴.
手机病毒防治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信息技术,2010,34(2):122-124.
被引量:7
2
何世平.
正视漏洞风险 防范新型病毒[J]
.信息网络安全,2009(4):77-79.
被引量:3
3
刘一静,孙莹,蔺洋.
基于手机病毒攻击方式的研究[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29(12):96-9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钱海川.
手机安全风险防范[J]
.软件世界,2006(2):73-73.
被引量:3
2
李志,王延巍,朱林.
手机病毒的现状与未来[J]
.电信技术,2006(3):87-90.
被引量:16
3
罗隆诚.
手机病毒防治[J]
.计算机安全,2006(7):65-67.
被引量:6
4
刘磊,刘克胜.
Symbian操作系统下手机病毒免疫技术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11):89-91.
被引量:7
5
[3]王江民.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KV3000的反病毒对策[EB/OL].http://my.poco.cn/myBlogDetailhtx-id-s6088-userid-707428-pri--n-0.shtml,2007-05-01.
被引量:1
6
吕海军,陈前斌,吴小平.
智能手机病毒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30(1):80-82.
被引量:9
7
孙其博.
手机病毒与移动通信安全[J]
.电信网技术,2008(7):1-5.
被引量:11
8
马晓艳.
针对3G手机病毒的产业链分析[J]
.计算机安全,2008(12):76-78.
被引量:3
9
廖旭,凌力.
无线Java在移动设备上的安全应用[J]
.计算机工程,2003,29(19):109-111.
被引量:6
10
王世安.
手机病毒原理及防范[J]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23(1):74-76.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22
1
李锦.
手机病毒特点及防范对策[J]
.通信技术,2009,42(2):253-255.
被引量:6
2
陈晓江,赵跃辉,吴传生.
手机病毒传播模型仿真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1):8-11.
被引量:4
3
徐威,方勇,吴少华,吴毓书.
手机病毒的攻击方式和防范措施[J]
.信息与电子工程,2009,7(1):66-70.
被引量:6
4
刘文,吴传生.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短信网络病毒传播模拟[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9,6(3):81-86.
被引量:4
5
胡永涛,姚静晶,赵恒立.
国内政府网站安全状况主动调查[J]
.信息网络安全,2009(10):4-6.
被引量:1
6
吴俊军,方明伟,张新访.
基于启发式行为监测的手机病毒防治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1):35-38.
被引量:14
7
刘国超,谭龙丹,刘克胜.
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及防范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9):100-102.
被引量:5
8
赵晓柯.
手机病毒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109-110.
被引量:2
9
于洪波.
手机病毒分析及预防措施[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22(5):96-99.
10
朱圣军,刘功申,罗俊,陶春和.
智能手机病毒与信息安全[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9(5):96-97.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7
1
陈建民.
3G时代手机病毒的威胁与移动安全[J]
.信息网络安全,2009(9):19-20.
被引量:4
2
郑昌兴.
手机病毒防治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信息技术,2010,34(2):122-124.
被引量:7
3
刘国超,谭龙丹,刘克胜.
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及防范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9):100-102.
被引量:5
4
陈惠,吴昌永.
浅淡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5287-5288.
被引量:2
5
梁宁,覃润梅.
浅析Android手机病毒的防范策略[J]
.互联网天地,2013(5):13-17.
被引量:2
6
梁倩,吕昌云.
浅析安卓系统手机病毒及其预防措施[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9):67-67.
被引量:2
7
徐林,管刚,李阳.
3G时代的手机病毒探析[J]
.中国商界,2010,0(9X):381-38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梁倩,吕昌云.
浅析安卓系统手机病毒及其预防措施[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9):67-67.
被引量:2
2
杨键,郑哲.
探究手机病毒的攻击方式及其防范策略[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3):140-140.
被引量:1
3
郭天伟.
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研究[J]
.电子世界,2016,0(24):62-6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键,郑哲.
探究手机病毒的攻击方式及其防范策略[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3):140-140.
被引量:1
2
芦金宇.
手机病毒防范和解决策略探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6):114-114.
3
杨照,赵洁,孙浩.
“智能适老”趋势下“安全护老”方案[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9):234-236.
被引量:2
1
王海坤.
手机病毒的分析及研究[J]
.科技资讯,2009,7(8):4-5.
被引量:3
2
曾辉华,郑志斌.
手机病毒的特点及防范[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210-210.
3
马晓艳.
针对3G手机病毒的产业链分析[J]
.计算机安全,2008(12):76-78.
被引量:3
4
潘莉.
手机病毒的特点与防范[J]
.电脑与电信,2011(5):74-75.
被引量:2
5
朱洪涛.
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安全防护[J]
.中国有线电视,2008(3):238-238.
被引量:2
6
何远,张丽娜.
智能手机病毒分析及安全措施[J]
.硅谷,2012,5(5):188-188.
7
杨海峰.
防护软件:“谋杀”话费手机病毒的克星[J]
.通信世界,2006(24B):21-21.
被引量:1
8
Dr.MyronL.Cramer,StephenR.Pratt,杨绍全.
计算机病毒干扰——一种新的电子战形式[J]
.电子科技杂志,1990(3):38-44.
9
穆刚.
关于字幕机病毒防治的体会[J]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1997,4(5):46-46.
10
何立萍,张军平.
未来局部战争中的计算机攻防对抗(一)[J]
.航天电子对抗,2000,29(1):57-61.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