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评尤金·安德森的《中国食物》
被引量:21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5期99-104,共6页
Folk Culture Forum
参考文献3
-
1(美)尤金·N.安德森(E.N.Anderson)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92.
-
2林语堂著..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371.
-
3吕光天著..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522.
同被引文献146
-
1向云驹.论“文化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81-88. 被引量:333
-
2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J].天涯,2007(1):163-173. 被引量:38
-
3罗力群.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1999(4):66-72. 被引量:3
-
4王筑生.景颇民族志中的食物与文化[J].民族艺术,1998(3):103-111. 被引量:3
-
5吴从众.西藏墨脱县门巴族的历史沿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4(1):37-41. 被引量:4
-
6黄如捷.战后海外中餐业发展剖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2):52-54. 被引量:2
-
7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4):61-77. 被引量:290
-
8郭于华.透视转基因:一项社会人类学视角的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41-150. 被引量:40
-
9郭于华.天使还是魔鬼——转基因大豆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考察[J].社会学研究,2005(1):84-112. 被引量:29
-
10庄孔韶.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时空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0(6):92-104.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21
-
1孙文营.生活方式变迁与中华文化[J].岭南学刊,2010(2):130-134. 被引量:1
-
2涂元玲.一个西北村庄传统儿童养育活动的教育人类学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5):17-24. 被引量:2
-
3彭兆荣,肖坤冰.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J].世界民族,2011(3):48-56. 被引量:35
-
4张敦福.文化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研究策略:饮食人类学的研究[J].民俗研究,2012(5):97-103.
-
5徐晶.饮食背后的文化符号、社会变迁与个体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3(6):253-254. 被引量:2
-
6王素珍.流动的家乡风味——饮食的记忆和想象[J].民俗研究,2013(4):150-156. 被引量:10
-
7方嘉雯.北京五道口地区韩国餐饮业空间布局特征与集聚机理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12):106-113. 被引量:40
-
8吴英杰.闽南牡蛎食俗的饮食人类学研究:[J].文化遗产,2015(3):120-127. 被引量:4
-
9程小敏,于干千.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嵌入式”传承与精品化发展--以云南过桥米线为例[J].思想战线,2017(5):162-172. 被引量:28
-
10韩泽东.箪食瓢饮: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饮食体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6):118-12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45
-
1毛世红,池佳珊,秦丹丹,邱涛涛.文旅融合背景下恭城油茶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3,43(6):26-28.
-
2常恺旎,吴晓,刘昱杉.疫情背景下城市餐饮业布局时空演变探究——基于南京市“主城区—街区”的双重尺度分析[J].《规划师》论丛,2022(1):135-150.
-
3张政.五道口的前世今生[J].北京规划建设,2019,0(S01):76-77.
-
4王增武,张甜甜.从《荆楚岁时记》看南朝荆楚地区的节日饮食习俗[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2):40-44. 被引量:1
-
5孙杰远.教育人类学应用之问[J].复旦教育论坛,2011,9(1):5-10. 被引量:2
-
6马宾涛,许东波,刘天羽,刘阳.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成因探析——长株潭三市居民生活方式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155-157.
-
7蒋欣欣.从文化批评视角分析食物在中国社会中的政治含义——以“满汉全席”和“光盘运动”为例[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4,31(2):5-9.
-
8巴胜超.厨房里的阿诗玛:彝族撒尼人食物体系的符号化表述[J].百色学院学报,2014,27(2):73-76. 被引量:3
-
9蓝雪华,田广.论饮食民族志——基于浙江丽水某回族餐厅的个案研究[J].回族研究,2015(2):88-96.
-
10杨洪林,郭心.土家族古代饮食文化体系与阶层性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15,35(5):144-150. 被引量:1
-
1L.迈尔,郭景萍,赵立航.应用人类学[J].世界民族,1985(3):30-34. 被引量:3
-
2范正勇.土家族文化变迁的人类学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06):42-43. 被引量:2
-
3Lena,贝加.旅途之忧[J].世界博览,2008(18):7-7.
-
4玛丽.道格拉斯,王素珍.《制度如何思考》[J].民间文化论坛,2016(3). 被引量:2
-
5刘仕海.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文化人类学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8-30. 被引量:4
-
6G.索尔曼,江小平.二十世纪的真正思想家(一) K.波佩尔:伦敦郊区的天才[J].国外社会科学,1988(10):58-60.
-
7周建新.客家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4):113-117. 被引量:16
-
8孙晶.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及其评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80-84. 被引量:41
-
9邓万春.“文明体”与“上层结构”:两种视角下的悖论——对韦伯与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观的比较[J].唐都学刊,2004,20(4):107-110. 被引量:1
-
10罗贝尔.韦尔尼克,晓燕.写历史的一种新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1979(1):107-11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