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流动博物馆走进社区:博物馆与社区的文化交融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博物馆是地域文化的收藏、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发展,不同地域文化在不同社区中的相互交流融合,公众需要通过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展示建立更广泛更深入的文化认同。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能够拓展博物馆服务交流平台,使博物馆的视觉化信息展示与社区文化相融合,变'被动'社会教育服务为'主动'延伸宣传教育,让城市博物馆在城市文化的传播、宣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
杨莹
机构地区
大连博物馆
出处
《大连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274-280,共7页
关键词
流动博物馆
社区文化
社会教育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史吉祥.
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J]
.中国文化遗产,2005(4):77-80.
被引量:21
2
安来顺.
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J]
.中国博物馆,1997(4):17-27.
被引量:47
3
严建强.
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J]
.东南文化,2009(6):100-105.
被引量:49
4
平小娟,乔婧婷.
鄂尔多斯博物馆与城市文化魅力[J]
.鄂尔多斯文化,2013,0(Z1):35-37.
被引量:1
5
陈晰.
博物馆传播中符号编译和控制[J]
.中国博物馆,2005(4):27-3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宋向光.
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J]
.中国博物馆,1997(3):17-23.
被引量:18
2
宋向光.
论陈列讲解效果[J]
.中国博物馆,1997(1):16-28.
被引量:2
3
李淑萍.
博物馆与传播学[J]
.文博,1994(3):93-96.
被引量:4
4
Hooper-Greenhill, Eilean. 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被引量:1
5
[日]高桥信裕著,王卫东译.《新时代的博物馆展示》,《新版·博物馆学讲座》,日本雄山阁,2000年,第9卷《博物馆展示法》.
被引量:1
6
宋向光.《知识视觉化:陈列内容设计及文本编写》,《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科学出版社,2009年.
被引量:1
7
周功鑫,龚良.
教育 服务 多元发展——周功鑫院长专访[J]
.东南文化,2010(3):13-17.
被引量:2
8
严建强.
关于陈列语言的探讨[J]
.中国博物馆,1993(3):51-5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18
1
黄于庭,徐卫民.
塑造文化遗产:拟像理论在博物馆知识共享中的应用[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3(1):152-160.
2
宗苏琴,张历,李雨晴.
一画一世界 一展一乾坤——扬州博物馆“一花一世界”展的策展实践与思考[J]
.东南文化,2023(S01):114-119.
3
宗苏琴,陈允兰,张历,王潇潇,张晨.
“峥嵘岁月”的力量——“扬州地区革命文物系列展”的实践与思考[J]
.东南文化,2022(S01):139-144.
4
徐琴.
跨界·融合: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举办自然科普展览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博物院系列科普展为例[J]
.东方博物,2022(1):117-123.
被引量:1
5
梁太鹏.
文化遗产的动态状保护与社会改造——关于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
.中国博物馆,1999(1):2-6.
被引量:7
6
戴亚雄.
博物馆教育与社区教育关系的调查思考[J]
.中国博物馆,1999(2):61-66.
被引量:4
7
范兰新.
谈博物馆的形象建设[J]
.中国博物馆,1999(3):9-12.
被引量:2
8
程雪鸥.
新的观众理念赋予博物馆活力——兼谈天津自然博物馆如何从低谷中走出[J]
.中国博物馆,1999(3):51-53.
被引量:1
9
史萍.
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4(4):48-54.
被引量:23
10
许景涛,魏惠娟,崔占武.
森林博物馆展示形式室外化的探讨[J]
.河北林业科技,2009(5):63-65.
同被引文献
5
1
马海燕.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6):11-15.
被引量:24
2
吴慧珍.
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之我见[J]
.博物馆研究,2006(4):7-12.
被引量:21
3
张衡,何东蕾.
走进基层 服务大众——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博物馆,2012(4):32-37.
被引量:9
4
钟智波.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运行成效——基于数据的探讨[J]
.客家文博,2022(3):11-16.
被引量:3
5
马岚.
“红色1+N”文物主题游径打造现状以及对策——以常州三杰纪念馆为例[J]
.收藏与投资,2024,15(2):104-10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邓刘新.
试析新时代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夷陵区博物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1):84-87.
2
卢蓉蓉.
四川博物院“重走长征路主题游径”打造策略[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6):90-93.
1
缪丽霞.
深度挖掘馆藏资源 丰富社教活动——以张掖市博物馆社教活动为例[J]
.发展,2019(4):20-22.
被引量:2
2
于红.
解读如何在新时期深化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服务[J]
.神州,2019,0(14):258-259.
被引量:1
3
胡玮,张亦.
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J]
.记者摇篮,2019(4):32-33.
被引量:10
4
魏峻.
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新导向[J]
.东南文化,2019(2):107-112.
被引量:16
5
张羽艳.
英文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J]
.明日,2019,0(25):0334-0334.
6
李亚,李雪威.
云创谷科技产业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与企业交流融合活动暨职业教育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召开[J]
.公关世界,2019,0(9):78-81.
7
张宇.
从观众服务角度探讨博物馆发展新趋势[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17(1):113-118.
8
李麒,黄颖,吴旭莹,王永丽,刘明鑫.
武汉革命博物馆服务评价研究[J]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19,0(2):127-128.
9
蔡学荣.
浅谈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J]
.西域图书馆论坛,2009(4):16-17+31.
10
李冰,李鑫.
微信,开启博物馆宣传新天地[J]
.智库时代,2019(6):251-251.
大连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