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

Interpreting Sympathy of Confucianism in the Fundamental Ontolog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恻隐之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为人重视。就'恻隐之心'的哲学谱系学考察而言,朱熹将'恻隐之心'释读为形而下的经验性的道德情感,而否认其形而上的先验地位,这就致使朱熹在诠释孟子思想的过程中将孟子思想中的心(情)性的一贯剥离为三。而韩国儒学史上的'四七之辩'可以看作由于朱熹与孟子之间的'思想间距'而产生的论辩。李退溪将四端看作'理发'而将七情看作'气发',由于其严格区分理气即从理气不杂的角度来看待'理发'与'气发',故其'四七异质论'准确地讲则是'异层异质论',即'四端'作为理之发属于形而上的层面,而七情作为气之发只能是形而下的层面;而奇高峰由于坚持理气不离,即从理气合而生情的角度认为四端与七情都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王阳明关于'恻隐之心'的思想可以从明觉之感应与一体之仁两个角度来理解,在其思想中'恻隐之心'是形上与形下一贯、经验与先验相互融通的。文章意在从'生存—存在论'的角度对'恻隐之心'做出释读,认为'恻隐之心'乃是本源情境中的本真情感,其所言说的乃是前主体性、主客未分的共同存在。'恻隐之心'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因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乃是隶属于主体的;亦不能理解为性情合一式的先验情感,因为就当代的思想视域而言,其是有待于奠基的。
作者 张新 Zhang Xin
出处 《当代儒学》 2019年第1期228-289,共6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