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悖论与反思: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无论从当初的技术与内容层面,还是到后来的管理与制度层面,媒介融合从来都不是一个脱离文化内涵的概念,而是一个从开始就遵循着文化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概念。在一个媒介全面融合的社会环境里,从结构、制度和权力等视角研究其内在的文化逻辑,不但将从理论上推动媒介融合实践迈上新阶段,也将从实践上为培育社会新文化开辟新思路。
作者
郜书锴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传播所
出处
《现代视听》
2009年第2期37-41,共5页
Modern Audio-Video Arts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文化逻辑
信息传播
网络媒体
文化价值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9
同被引文献
15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8
参考文献
4
1
赵月枝.
文化产业、市场逻辑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上)[J]
.新闻大学,2006(4):1-7.
被引量:16
2
奚建华.
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现实走向与逻辑路径[J]
.浙江学刊,2007(6):192-194.
被引量:25
3
徐沁.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J]
.东南传播,2008(6):71-73.
被引量:44
4
孟建,赵元珂.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
.国际新闻界,2006,28(7):24-27.
被引量:311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赵月枝.
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5(2):25-44.
被引量:84
2
蔡雯.
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
.中国记者,2005(9):70-72.
被引量:193
3
张樊.
难破政策和内容桎梏 陈天桥“聪明”弃盒[J]
.IT时代周刊,2006,16(9):66-67.
被引量:2
4
蔡雯.
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
.采写编,2006(2):57-59.
被引量:32
5
王岚岚,淡凤.
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 Brooks教授系列讲座[J]
.国际新闻界,2006,28(5):73-73.
被引量:19
6
孟建,赵元珂.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
.国际新闻界,2006,28(7):24-27.
被引量:311
7
蔡雯.
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
.中国记者,2007(1):80-82.
被引量:137
8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金兴盛,金毅,李跃进.
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研究[J]
.浙江经济,2007(7):35-37.
被引量:5
9
姚东旭.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其意义[J]
.商业时代,2007(8):95-96.
被引量:58
10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 (Second edition )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4, p,23-2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89
1
张雅欣,魏天达.
从对话到狂欢:融媒体时代纪录电影的对话关系[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5):27-35.
被引量:2
2
闻学,胡琪,林成骄.
媒体融合视域下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为例[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4).
被引量:2
3
汪金刚.
媒体融合传播时空压缩特征探析[J]
.新媒体与社会,2023(2):265-279.
被引量:1
4
方进,冯菊香(指导).
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省级广电媒介融合与转型研究——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3,9(3):56-59.
5
刘昊,孙逸潇.
21世纪全球传播秩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2(2):129-146.
6
慕玲,张新阳,刘金河.
短视频的生存与进化——基于红皇后媒介进化论的解释[J]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23(1):102-119.
7
信险峰.
趋同进化与多样化:趋同进化理论视域下的媒体融合[J]
.北方传媒研究,2021(3):13-16.
8
张程喆.
直播带货:融媒时代的媒介化生活[J]
.北方传媒研究,2020(4):13-15.
被引量:1
9
高志尊.
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区域治理,2019,0(2):271-271.
10
王翎,罗朋.
媒介融合背景下陕西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改革的可操作性建议——以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教学层次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89-9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58
1
孙玮.
转型中国环境报道的功能分析——“新社会运动”中的社会动员[J]
.国际新闻界,2009,31(1):118-122.
被引量:37
2
曾一果.
抵抗与臣服——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数字短片[J]
.国际新闻界,2009,31(2):95-99.
被引量:12
3
钱静.
手机与网络媒体融合的传播学分析[J]
.东南传播,2008(6):88-89.
被引量:1
4
樊华.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分类与媒介选择策略[J]
.新闻界,2011(6):32-35.
被引量:8
5
黄旦.
领域·关系·学科──全美传播学会(NCA)第84次年会印象和启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1):54-57.
被引量:2
6
潘忠党.
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6,21(5):16-24.
被引量:48
7
姚本先.
精神分析史上的里程碑——弗罗姆的社会潜意识理论述评[J]
.青海社会科学,1989(5):61-63.
被引量:2
8
杨击.
在虚构和现实之间的游离与不安 贾樟柯《三峡好人》的多重叙事[J]
.上海文化,2009(4):78-84.
被引量:3
9
程凤丹.
“快女”与大众文化消费[J]
.消费导刊,2009,0(19):1-1.
被引量:1
10
陈少峰.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思考[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4):7-11.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11
1
於红梅.
批判地审视媒介文化研究——基于2009-2010年媒介文化研究的评述[J]
.新闻大学,2011(2):137-144.
被引量:7
2
杨玲.
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4):64-70.
被引量:50
3
杨天雨,穆金富.
论融合文化对受众的影响[J]
.新闻传播,2012(6):140-140.
被引量:1
4
管淑娟.
论网络背景下报纸的突围[J]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0):87-89.
被引量:3
5
杨利民.
基于媒介融合下的纸质媒体发展路径探微[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6):74-75.
被引量:3
6
江作苏,陈兰枝.
媒介融合视域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柔性框架特性探微[J]
.出版科学,2016,24(1):5-9.
被引量:10
7
陈实.
文化产业的视野:媒介融合与积极的受众[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08-112.
被引量:1
8
徐文明,吴倩.
融合文化与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
.齐鲁学刊,2017(6):96-102.
被引量:4
9
张辉刚,朱亚希.
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下媒体融合的行动框架构建[J]
.当代传播,2018,0(1):41-44.
被引量:17
10
黄金艳.
新兴媒介对传播中国特色主流文化的双向效应[J]
.甘肃社会科学,2018(4):200-20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8
1
严琦.
技术与文化双重视域下的媒介融合[J]
.新媒体研究,2023,9(15):58-63.
2
周沫.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演变与创新[J]
.学报编辑论丛,2019,0(1):296-303.
被引量:2
3
高宪春,赵雪松.
以身为锚: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具身性研究[J]
.青年记者,2024(7):43-49.
4
李子林,胡盼.
粉丝公益:一种新兴的青年公益模式——以“百家粉丝团公益联盟”为例[J]
.当代青年研究,2022(5):24-31.
被引量:8
5
周叶,郑家文.
“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9,0(10Z):25-27.
被引量:4
6
孟威.
2011年网络新媒体研究热点:主题、视角与评析[J]
.新闻知识,2012(2):3-5.
被引量:2
7
齐爱军.
“媒介文化”的理论使命论析[J]
.国际新闻界,2012,34(5):43-48.
被引量:3
8
孟威.
2011年网络新媒体研究综述与评析[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2):85-90.
被引量:2
9
王蕾.
亨利·詹金斯及其融合文化理论分析[J]
.东南传播,2012(9):11-13.
被引量:23
10
张卓.
新一代广播电视的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4):91-95.
被引量:1
1
杨梦晴.
消费主义环境下时尚杂志研究[J]
.中国报业,2014(16):33-34.
2
黄厚珍.
浅论新时期新闻写作演变的文化逻辑[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138-139.
被引量:1
3
余鸿.
书业的第三逻辑[J]
.出版参考,2005(10S).
4
甘锋,马营.
论转型语境中电视文化的大众文化特征[J]
.山东视听,2005(12):26-29.
5
龚明生.
新时期新闻写作演变的文化逻辑[J]
.写作,2005(9):21-23.
6
陈敏直.
娱乐新闻标题演变的文化逻辑[J]
.新闻知识,2006(4):35-37.
7
张悦.
当儿童文学出版邂逅“成人化”[J]
.中国图书评论,2010,33(5):46-50.
被引量:3
8
张涛甫.
改变国际舆论场的“话语逆差”[J]
.党政视野,2016,0(6):48-48.
被引量:1
9
刘姿均.
夫妻博弈类节目的文化思考[J]
.新闻前哨,2011(7):72-72.
10
梁阿龙.
影视传播中经典叙事的大众文化逻辑[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9):166-167.
被引量:1
现代视听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