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禽类制品中人工合成食用色素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0
出处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年第5期36-3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参考文献3
-
1郑鹏然,周树南主编..食品卫生全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1465.
-
2高鹤娟.食品理化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注解[M].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987.257-259. 被引量:1
-
3郑云雁.方便面国际法典标准的制定现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12(1):77-7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71
-
1刘虹,谢承恩,李虹.广州市售酱油中防腐剂含量的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3):330-330. 被引量:6
-
2于江虹.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食品科技,2004,29(6):1-6. 被引量:39
-
3玉华.食品添加剂对儿童危害大[J].家庭医学(上半月),2004(11):17-17. 被引量:1
-
4单奇志,荚利岩.食品生产过程中防腐剂使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2):5-6. 被引量:1
-
5吴小龙,张春其.食品添加剂卫生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6):526-528. 被引量:12
-
6王会娟,路琳,白艳红,于淑娟.我国肉与肉制品防腐剂的应用[J].肉类工业,2005(2):42-43. 被引量:4
-
7杨军,于加良.关于上市鲜猪肉、白条鸡抗生素残留的检测[J].中国动物检疫,1994,11(3):13-14. 被引量:5
-
8肉类食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4):20-22. 被引量:1
-
9刘淑艳,陈建平,张迅,张秀丽,张玉黔,赵晶.小食品中防腐剂和人工甜味剂含量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3):360-360. 被引量:3
-
10彭志丽,马林,何洁仪,贾煦,谭铭雄.2003~2004年度广州市奶类制品监测结果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41-34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0
-
1李慧,陈敏,张华珺.肉品工业中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J].肉类研究,2005,19(12):1-3. 被引量:6
-
2陈建军.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6,22(5):352-353.
-
3赵明,邵明洋,马骏.出口食品中添加剂使用的现状及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4):228-229. 被引量:4
-
4彭志丽,蒋卓勤.我国部分常用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现状[J].热带医学杂志,2007,7(11):1139-1142. 被引量:15
-
5易智勇,黄忆明,朱明元.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现状及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8,15(1):31-34. 被引量:42
-
6张杰,滕克强,郑得生.密云县部分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监测结果与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06-2008. 被引量:4
-
7雷霖.2011—2012年清远市市售熟肉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含量[J].职业与健康,2014,30(12):1666-1667. 被引量:2
-
8王善雨,高春玉,杨小为.食品添加剂对饮食卫生与安全的影响[J].航空军医,2007,35(1):39-41.
-
9麻顺广,王想霞.濮阳市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2):149-150. 被引量:2
-
10姜培珍.食品添加剂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2004,16(6):280-282.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84
-
1郑立新,邹志飞,吴赤蓬.3种食品有害添加物对蚕豆根尖微核发生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9,38(3):373-374. 被引量:3
-
2王永明,李彩云,努娜.饮料中防腐剂含量的检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98-99. 被引量:1
-
3黄海.广州市黄埔区肉菜市场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J].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58-1359. 被引量:5
-
4孙效晖,刘丰东,盛鸿高,徐静,董淑琴.试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利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4):285-287. 被引量:16
-
5赵明,邵明洋,马骏.出口食品中添加剂使用的现状及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4):228-229. 被引量:4
-
6郭雪霞,张慧媛,黄静,来创业,王晓茹.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与标准概述[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7(6):12-18. 被引量:12
-
7程术华,于连良.食品添加剂安全现状与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1):851-853. 被引量:9
-
8彭志丽,蒋卓勤.我国部分常用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现状[J].热带医学杂志,2007,7(11):1139-1142. 被引量:15
-
9胡敏云,王雪君.台州市180份散装熟肉类冷菜抽查结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7):642-644. 被引量:1
-
10贺玉川,熊国华,郭加宏.泰州市城区小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60-1061. 被引量:2
-
1岳伟.科学用色素[J].养生月刊,2003,24(11):508-509.
-
2黄利明,赵雪红.出现禽流感疫情后暴露禽类制品风险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8):942-944.
-
3周蕾,向妮娟,彭质斌,廖巧红,冯录召,郑建东,姜慧,周航,刘波,张必科,余宏杰.如何进行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的感染来源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11):879-880. 被引量:8
-
4食品卫生调查[J].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2008,25(3):167-167.
-
5预防禽流感注意“五不要”[J].福建质量管理,2004,0(1):42-42.
-
6顾佩宝,张峥程.孕产QA[J].母婴世界,2006,0(8):34-35.
-
7刘翠英,周则彬.饮料中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分析质量控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4,6(3):5-8.
-
8严浩英,张军,李树华,鲁长豪.五种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薄层色谱扫描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7,24(2):193-194. 被引量:30
-
9王世平,张广金,耿一香.市售卤肉及其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调查分析[J].肉品卫生,1995(2):6-7.
-
10贺信,秦洪健.进口巧克力豆中检出我国禁用色素[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2(5):288-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