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节水灌溉方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稻灌溉方式不同将影响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浅水灌溉、湿润灌溉与常规灌溉 (对照 )在产量和千粒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有显著差异 ;雨养灌溉与常规灌溉差异显著。灌水量与灌溉生长效率呈负相关 ;水稻的灌水高峰是水稻幼穗发育期 ,各月份的灌水量以 7月份最高。
作者
万开军
熊焰
陈会子
陈亚伟
机构地区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安县农业局
商丘市睢阳区政府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13,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方式
豫南稻区
灌溉生长效率
分类号
S511.0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1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91-150.
被引量:6
2
李晶,董素香,王金标,吴万岭.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J]
.辽宁农业科学,2001(1):53-54.
被引量:4
3
河南省信阳地区农科所编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0.
4
谢小立,青先国,邹君,王凯荣,马国辉.
华中地区稻田水分平衡和稻作灌溉生产效率[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2):103-10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谢小立,熊泽海.
长江中游丘岗农业水资源态势与管理方略[J]
.农村生态环境,1999,15(3):14-16.
被引量:6
2
王建生,徐子恺,姚建文.
单位水量粮食生产能力分析[J]
.水科学进展,1999,10(4):429-434.
被引量:23
3
朱首军,丁艳芳,薛泰谦.
土壤—植物—大气(SPAC)系统和农林复合系统水分运动研究综述[J]
.水土保持研究,2000,7(1):49-53.
被引量:18
4
王会肖,刘昌明.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内涵及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2000,11(1):99-104.
被引量:193
5
谢小立,王凯荣.
亚热带丘岗区雨水工程蓄调实验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3):143-14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6
1
汪汉林,青先国,吴金水,谢小立.
稻田水量转换观测及模拟实验研究[J]
.湿地科学,2004,2(4):290-295.
2
余承忠.
豫南稻区水稻节水灌溉方式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3):73-75.
被引量:2
3
吴进,喻光明,廖华军,黄睿.
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物量变化及其环境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6(3):100-102.
被引量:5
4
吴海平,叶全民,孙世春,郑德聪,王玉顺,王双喜,孙青芳.
旋耕条状深施化肥的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1999,21(3):66-68.
5
谢小立,王凯荣.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雨水资源和管理策略[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333-338.
被引量:4
6
陈林,张应根,章细英.
Microsoft Excel在农业科研数据资料中的统计应用[J]
.福建茶叶,2002,25(2):13-14.
被引量:2
7
杨燕,易军,刘目兴,张君,李胜龙.
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运动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2):257-263.
被引量:8
8
谢小立,邹君.
不同水管理稻田水量转换及其生产力[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5):352-356.
被引量:1
9
王绎思,丁俊,张良,周建兰.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物量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3):152-155.
被引量:5
10
赵洋,蔡永盛,李晓蕾,曲红岩,李丹丹.
覆纸膜及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2022(10):33-37.
同被引文献
35
1
俞富堂,奕永庆.
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J]
.浙江水利科技,2004,32(6):48-50.
被引量:4
2
陈伯全,杨春,洪静,杨亚娟,任金华.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6):16-18.
被引量:10
3
刘佰方,陆敏,刘树文.
节水高产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6):370-370.
被引量:8
4
彭春瑞,杨飏.
水稻节水增效栽培技术在江西的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03,15(4):12-16.
被引量:2
5
王人民,丁元树.
水稻抽穗和结实期的生态因子研究——Ⅰ 土壤水分对早稻结实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9,15(1):14-20.
被引量:12
6
陈冠雄,黄国宏,黄斌,吴杰,于克伟,徐慧,薛晓华,王正平.
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及养萍和施肥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1995,6(4):378-382.
被引量:100
7
金学泳,商文楠,曹海峰,张俊宝,孙涛.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125-128.
被引量:15
8
李道西,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何岩,郁进元.
节水灌溉条件下稻田生态与环境效应[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629-633.
被引量:27
9
山仑.
节水农业的研究与实施[J]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11(6):430-435.
被引量:18
10
朱安繁,曾晓春,石庆华,姚锋先.
间歇灌溉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
.灌溉排水学报,2007,26(1):63-6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孙小淋,杨立年,杨建昌.
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及其生理生态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3):253-257.
被引量:22
2
王义成.
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47-47.
被引量:1
3
胡继芳,刘传增,马波,谭可菲,赵富阳,王宇先,柴丽丽,王成,周超.
半干旱地区不同灌溉方式对粳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6,22(3):23-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林燕春,陈化寨,崔璀,刘小艳,张迁西.
水稻节水高产栽培间歇灌溉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29-31.
被引量:14
2
李俊周,李磊,孙传范,赵全志,杜彦修,张静,彭廷.
水氮互作对水稻籽粒充实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3):42-47.
被引量:17
3
陈厚存,李桂云,吴中华,唐进,江建平,顾光明.
水稻间歇灌溉增产机理与防治蚊媒应用研究[J]
.中国稻米,2012,18(2):33-36.
被引量:6
4
林品凯.
水稻高产优质节水灌溉技术分析[J]
.吉林农业,2014(2):27-28.
被引量:1
5
刘斌,胡继超,於琍.
水层厚度变化对稻田能量分配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5,34(3):695-702.
6
吴七斤,邵孝侯,邱桠柳,关雯璐,王金兰,任亮.
水稻三种灌排模式的节水增产和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比较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6):319-322.
被引量:3
7
王学华,陈胤舟,杨泉,戴力,罗小仁,张玉乐,马冉剑.
湿润灌溉下晚稻肥料运筹方式研究[J]
.作物研究,2016,30(4):376-380.
被引量:1
8
戴力,杨泉,王学华,罗小仁,张玉乐,马冉剑.
湿润灌溉栽培方式下晚稻的适宜施氮量[J]
.作物研究,2016,30(6):681-687.
被引量:3
9
聂晓,王毅勇.
非充分灌溉下寒地井灌稻田生态经济效益[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0):151-151.
被引量:1
10
邓小强,范贵国,王懿.
施氮量对覆膜栽培水稻经济性状、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6):4103-4106.
被引量:6
1
余承忠.
豫南稻区水稻节水灌溉方式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3):73-75.
被引量:2
2
万开军,黄新华.
豫南单季稻节水灌溉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3):325-326.
河南农业科学
200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