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林黛玉、薛宝钗的性格与爱情悲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各类人物形象分明,生动.本文就《红楼梦》的两位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性格剖析,探求其性格的异同点,并就导致她们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
毕丁瑞
机构地区
成都外国语学校
出处
《神州》
2018年第3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红楼梦
性格特征
爱情悲剧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惠叶婷.
论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差异[J]
.戏剧之家,2016(9):260-260.
被引量:1
2
薛欢.
《红楼梦》悲情演绎之林黛玉[J]
.学周刊(上旬),2014(2):222-222.
被引量:1
3
董劭敏.
淡极始知花更艳:薛宝钗人物形象的“和合之美”[J]
.梧州学院学报,2016,26(2):54-59.
被引量:3
4
李敏.
浅谈薛宝钗性格的现实意义[J]
.现代交际,2014(12):75-7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姚维.
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社会科学家,1998,13(5):36-40.
被引量:9
2
文致和.
论薛宝钗[J]
.红楼梦学刊,1980(4):69-82.
被引量:6
3
罗昌智.
和合之美与当代社会和谐人际关系之建构[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1):9-12.
被引量:2
4
王海洋.
薛宝钗文化人格及其哲理评价[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70-74.
被引量:2
5
白灵阶.
关于宝钗的藏与露——薛宝钗形象“阐释之谜”的文本解析[J]
.红楼梦学刊,2007(1):123-136.
被引量:13
6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被引量:26
7
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被引量:2
8
王夫之.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5.
被引量:2
9
李复斌.简析林黛玉的艺术形象[J]读写算(教研版),2012(03):3卜33.
被引量:1
10
杜贵晨.红楼人物百家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
1
纪正兵.
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复杂形象与人物命运[J]
.学苑教育,2018,0(20):24-25.
被引量:1
2
曾祥龙.
论薛宝钗的道德认知及其对心境和德性的影响[J]
.曹雪芹研究,2022(1):88-97.
被引量:1
1
何超,白新祥.
基于五行文化的乡土景观元素分类及应用[J]
.山西建筑,2018,44(3):213-214.
被引量:4
2
嘉柯.
古人写诗的乐趣[J]
.青年博览,2018,0(24):15-15.
3
朱迪光.
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几则教学案例看古诗文的教学方法[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9(5):119-124.
4
杜圆圆,韩聪聪.
触碰人性底部的暗礁——电影《烈日灼心》人物形象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7,0(11X):129-129.
神州
2018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