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情态副词“保不X”的词汇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考察"保不X"词汇化的过程及机制。"保不X"是由"保X"的否定式通过词汇化演变而来的。"保不X"的词汇化动因主要是由于词义虚化、高频使用以及重新分析机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保不X"的词汇化进程中各成员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作者
陈垣晓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18年第20期97-99,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保不X”
词汇化
情态副词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孙青波.
认知情态副词“保不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7):86-89.
被引量:2
2
吴福祥.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2(1):29-40.
被引量:13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7
2
吴福祥.
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7(1):44-54.
被引量:90
3
杨平.
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J]
.古汉语研究,1990(1):56-63.
被引量:51
4
李晓琪.
关于能性补语式中的语素“得”[J]
.语文研究,1985(4):11-18.
被引量:21
5
岳俊发.
“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J]
.语言研究,1984,4(2):10-30.
被引量:60
6
杉村博,沙野.
V得C、能VC、能V得C[J]
.汉语学习,1982(6):23-33.
被引量:15
7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161-169.
被引量:550
8
蒋绍愚.
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
.中国语文,1995(3):191-194.
被引量:37
9
孙朝奋.
《虚化论》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4(4):19-25.
被引量:124
10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4):17-24.
被引量:1161
共引文献
138
1
张云秋,李建涛.
普通话情态动补构式的儿童语言习得[J]
.语言学研究,2021(2):46-58.
2
周红,李玄玄.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功能研究述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29-37.
被引量:1
3
金鑫.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疑问能性述补结构使用情况分析及教学策略[J]
.华中学术,2023(2):199-208.
4
李桂兰.
客家话中的情态动词"做得"[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433-448.
5
骆锤炼.
形容词作可能补语的情况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24-27.
被引量:2
6
胡晓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述评[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8-14.
被引量:2
7
董玲玲,严丽萍.
《史记》中的“得”考[J]
.文教资料,2008(24):38-39.
8
李妍.
两种能性结构的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J]
.文教资料,2008(28):279-282.
9
林华勇,马喆.
广东廉江粤语的补语标记与补语分类[J]
.南开语言学刊,2013(1):44-52.
被引量:1
10
冯春田.
《歧路灯》结构助词“哩”的用法及其形成[J]
.语言科学,2004,3(4):29-37.
被引量:12
1
李韵.
委婉情态副词的再分类研究[J]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16(1):125-134.
2
黄璐.
“稀”的语法化与“稀X”类形容词的词汇化[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45-49.
3
金熙媛.
渐变义副词“日渐”的词汇化[J]
.汉字文化,2018(13):9-10.
4
卢天仁.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
.新作文(教研),2018(6):236-236.
5
犯事.
不经意的伤人之语[J]
.青年时代,2018,0(09X):60-60.
6
谭丽亚,陈海宏.
网络流行语“滴”的多功能用法浅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95-100.
被引量:2
7
王丽晔,武军秀.
“煤好W E来”协会的成长与发展[J]
.当代矿工,2018,0(9):16-19.
8
任瑚琏.
“反而”还是“而且”?——有关与“不但+否定分句”呼应的关联词的讨论[J]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16(1):114-117.
9
卢孔敏,毛智慧.
“a-X”形容词的句法功能阐释与词汇化动因[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10):92-94.
被引量:1
10
李韵.
交互主观性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
.对外汉语教学论丛,2016(1):74-81.
汉字文化
2018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