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因素分析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以《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因素分析法是在实践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考古学方法论。文章主要梳理了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内容,结合《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探析了文化因素分析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基本步骤、特点、条件、局限性、意义和延伸。
作者
金心瑜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7期122-123,共2页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文化因素分析法
龙虬庄
考古学方法论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俞伟超著..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69.
2
栾丰实等编..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22.
3
贺云翱.
具有解构思维特征的“文化因素分析法”——考古学者的“利器”之四[J]
.大众考古,2013(5):26-28.
被引量:7
4
石泽明.
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S2):88-91.
被引量:3
5
索德浩.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与历史时期考古学[J]
.华夏考古,2014(1):134-141.
被引量:5
6
种建荣.
关于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几点思考[J]
.唐都学刊,2008,24(3):86-89.
被引量:9
7
张玲.
文化因素分析法解析——以楚文化考古学研究为例[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63-65.
被引量:4
8
张敏.
功能分析法在考古类型学研究中的应用——以《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为例[J]
.南方文物,2011(1):27-37.
被引量:2
9
徐元邦,邵望平.
丰厚的成果 创新的道路──《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评介[J]
.东南文化,2000(9):126-12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种建荣.
关于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几点思考[J]
.唐都学刊,2008,24(3):86-89.
被引量:9
2
何驽,小乔治.瑞普.拉普,荆志淳,陈铁梅.
湖北荆南寺遗址陶器中子活化技术与文化因素综合分析[J]
.考古,1999(10):83-96.
被引量:5
3
严文明.
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J]
.文物,1985(8):9-15.
被引量:19
4
吴山菁.
略论青莲岗文化[J]
.文物,1973(6):45-61.
被引量:19
5
苏秉琦,殷玮璋.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1981(5):10-17.
被引量:284
6
王恺.
徐州发现东汉建初二年五十湅钢剑[J]
.文物,1979(7):51-52.
被引量:14
7
苏秉琦.
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J]
.考古学报,1965(1):51-82.
被引量:159
8
梁思永.
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J]
.考古学报,1954(1):5-14.
被引量:23
9
李科威.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和问题[J]
.东南文化,1994(3):1-8.
被引量:7
10
张忠培.
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J]
.文物,1983(5):60-69.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18
1
徐熠.
商周胄族考论[J]
.三代考古,2023(1):283-318.
2
索德浩.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与历史时期考古学[J]
.华夏考古,2014(1):134-141.
被引量:5
3
赵丛苍.
军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论纲[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4):5-11.
被引量:7
4
陈艺冠.
文化因素分析法浅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40-142.
被引量:1
5
魏峭巍,哈克,赵益超.
山东陈家河遗址西周陶器使用浅析[J]
.文物,2016(8):47-52.
6
刘文佳.
红木文化创意家具的开发设计流程[J]
.设计艺术研究,2016,6(4):76-83.
7
桑栎.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省思——以二里岗文化的研究为例[J]
.南方文物,2017(1):170-176.
被引量:7
8
向明文,滕铭予.
巴蜀文化墓葬出土铜刀文化因素分析——兼及巴蜀文化发展进程管窥[J]
.考古与文物,2017(2):84-93.
被引量:3
9
李杰.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建构基础[J]
.民族艺术研究,2017,30(3):171-179.
被引量:1
10
毛月.
口腔科拔牙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应用价值评估[J]
.人力资源管理,2017(9):391-392.
被引量:3
1
王学良.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J]
.电子测试,2018,29(21):84-85.
被引量:3
2
南通:近代一城,江海门户[J]
.东方文化周刊,2017,0(20):20-20.
3
董新林,汪盈.
辽祖陵黑龙门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2018(3):373-406.
被引量:6
4
王子初.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8(3):4-11.
被引量:1
5
刘军民,李琳.
文化生态圈关联发展视角下史前遗址的保护利用思路[J]
.东南文化,2018(5):13-18.
被引量:4
6
王明兵.
从水下考古来看越南北部贸易港的历史变迁——读《越南北部贸易港的考古学研究——以云屯和舖憲为中心》[J]
.外国问题研究,2018(3):108-112.
7
宋健民,何应辉,尹隆芒,黄家祥,张敏,李晓,王亚平,刘远秀,饶元,聂志,刘杰,黄家全,陈卫东.
江油小溪坝阴平遗址发掘报告[J]
.四川文物,2004,0(S1):144-182.
8
辛中华,黄家祥,代兵,牛源,黄家全,李建伟,王静.
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
.四川文物,2004,0(S1):63-91.
被引量:9
9
林健敏.
探究新形势下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控措施[J]
.全国流通经济,2018(29):94-95.
10
彭军超.
古夜郎“套头葬”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7):40-43.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