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我国新刑诉刑讯逼供的完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讯逼供是一种不合法定程序,且是一种严重侵害人权的违法行为。刑讯逼供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以至于执法程序中无法做到正义公平,也导致腐败现象在我国司法中层出不穷,从而酿成许多冤假错案。本文对新刑诉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新刑诉法对刑讯逼供的完善。
作者
鲁雪
机构地区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才智》
2015年第18期266-266,共1页
Ability and Wisdom
关键词
新刑诉法
刑讯逼供
现状
改善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易金玲.
试论新刑诉法对我国证据制度之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0):58-59.
被引量:1
2
许志.
我国新刑诉法关于技术侦查立法的缺陷及完善[J]
.社会科学家,2014,29(4):92-97.
被引量:5
3
叶杨.
论我国新刑诉法证人作证的有关制度的完善[J]
.政法学刊,2013,30(3):116-120.
被引量:2
4
夏黎阳,王艳阳.
防范刑讯逼供的制度机制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4):47-57.
被引量:23
5
秦绪才.
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类型属性和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河北法学,2000,18(3):53-5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龙宗智.
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J]
.中国法学,1998(4):88-98.
被引量:42
2
许江.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结构和职能[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2):116-122.
被引量:5
3
谷国文.
现代刑事审判模式评析[J]
.法商研究,1998,16(1):22-26.
被引量:5
4
周国均.
正确认识律师与被追诉者的关系 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J]
.政法论坛,1997,15(5):61-70.
被引量:3
5
何家弘.
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J]
.法学杂志,2004,25(6):26-29.
被引量:113
6
周伟,巫玉芳.
关于沉默权问题研讨会综述[J]
.政治与法律,2002(1):106-108.
被引量:3
7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被引量:10
8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1页.
被引量:18
9
柏拉图:<法律篇>,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编>,北大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被引量:3
10
昭和27年3月5日最高裁判所大法庭判决.见《最高裁判所及大审院刑事判例集》第6卷第3号,第351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9
1
赵海英.
侦查阶段刑讯逼供行为的防范与治理[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5):39-40.
2
张彩旗.
价值导向方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探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1):56-60.
被引量:1
3
左卫民.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本土构建[J]
.法学研究,2009,31(2):107-120.
被引量:36
4
杨宗辉,杨青玖.
论非法取证与侦查策略——以欺骗取证立法取舍之辩为视角[J]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9):10-15.
被引量:8
5
赵东平.
论检察机关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3):60-65.
被引量:12
6
蔡佩玉.
从几起典型案件看刑事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策略[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9(1):15-19.
被引量:1
7
谢林罕,周立.
关于刑讯逼供对策的新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21):139-140.
8
胡志风.
不规范侦查讯问行为的质性观察与规范进程[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7):46-52.
被引量:3
9
李义凤.
律师辩护机制与刑事错案预防[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7):53-58.
被引量:6
10
陈如超.
刑讯逼供的国家治理:1979—2013[J]
.中国法学,2014(5):5-25.
被引量:32
1
余文珍.
法律意识觉醒 权益方可保障[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9):54-58.
2
蔡楠楠.
论正义与公平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6):288-288.
被引量:2
3
尤丽娜,刘红军.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伪证罪[J]
.陕西检察,2005(1):43-43.
4
周兴忠,陈伟林.
罗尔斯的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9(5):29-30.
5
李志云.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J]
.中国商界,2009,0(5X):137-137.
6
黄南铨.
论情势变更原则[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265-266.
7
王彪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颂[J]
.当代老年,2014(7):56-56.
8
杨阳.
借鉴日本公害诉讼因果关系推定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诉讼[J]
.法制与社会,2007(3):501-502.
被引量:3
9
车广吉,李立.
试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念转变[J]
.长白学刊,2007(6):50-52.
10
沈岿.
法学荣耀的艰难守望[J]
.法制资讯,2011,0(5):11-12.
被引量:1
才智
2015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