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乐山地域民歌中的劳动号子略说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乐山地域的民歌中,劳动号子占的比重很大,品种也多。主要有船工号子、边河号子、石工号子、榨油号子、竹麻号子、打夯号子等。由于时代变迁,社会生产劳动方式、方法的改变,这些劳动号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根基,濒临灭绝。要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文化遗传,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以展示的民俗生活及其艺术表现和文化审美接受的差异等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作者
郑岷波
机构地区
乐山市艺术研究所
乐山市音乐家协会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139,共3页
Sichuan Drama
关键词
汉族民歌
劳动号子
保护
传承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邢楠楠.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劳动号子传承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4(9):173-178.
被引量:11
2
孙炜博.
“黄河号子”的功能价值及其传承保护之思[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0(2):138-141.
被引量:6
3
袁玥.
峡江船工号子研究[J]
.文艺争鸣,2017(7):201-204.
被引量:1
4
米瑞玲.
衡阳“劳动号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J]
.中国音乐,2010(2):132-13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湖南民间歌曲集[G].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0.
被引量:2
2
河南省第-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引量:1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蒋骏.
关注即将消失的绥江"劳动号子"[J]
.青年时代,2015,0(14):35-35.
2
邵萍.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宜兴车水号子的保护和传承研究[J]
.北方音乐,2016,36(14):27-27.
被引量:1
3
王汇涓.
“两当号子”产生的自然环境及音乐特点[J]
.黄河之声,2017(11):90-90.
4
左沁雨.
应城膏矿号子传承研究[J]
.黄河之声,2017(18):110-111.
5
王宇萌.
从力量凝聚到视觉传承:海洋实践视角下的长岛渔号[J]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8,0(1):183-204.
被引量:1
6
蒋骏.
论媒体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
.中国报业,2020(14):56-57.
7
杨帆.
“喊唱”出来的拼搏精神——探索“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
.大观(论坛),2020(7):92-93.
被引量:4
8
扈毅娟.
黄河号子的传播路径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21(2):76-78.
被引量:2
9
李月英.
如何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J]
.戏剧之家,2021(18):197-198.
被引量:1
10
徐光庆,李晔.
里下河原生态劳动号子的艺术特色和传承保护路径探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7):75-7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李小娟.
浅析大巴山石工号子的音乐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99-100.
被引量:2
2
冯光钰.
吴地民间音乐传统与阿炳和“无锡学派”——兼谈太湖地域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J]
.中国音乐,2005(1):23-27.
被引量:9
3
徐欣.
以地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探索——以乌江流域的涪陵师院音乐系为例[J]
.中国音乐,2006(3):201-202.
被引量:10
4
周强.
浅谈《石工号子》的演唱心得[J]
.中国音乐,2009(2):267-268.
被引量:2
5
廖天勇.
务川仡佬族石工号子音乐研究[J]
.民族音乐,2012(6):38-41.
被引量:1
6
夏义龙.
浅析“麻柳石工号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J]
.民族音乐,2014(6):42-43.
被引量:1
7
郭威.
徐州地区民歌音乐形态分析[J]
.音乐创作,2018,0(9):156-157.
被引量:3
8
甘洁.
“豫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
.音乐创作,2018,0(9):166-168.
被引量:3
9
李岩峰.
论山西民歌的发展路径与传承问题——基于“黄河系列”三部作品的比较分析[J]
.音乐创作,2018(10):142-144.
被引量:7
10
谢云秀.
合江福宝岩口石工号子的音乐艺术特征[J]
.四川戏剧,2019(2):112-11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洪圆臻.
地域音乐在民歌合唱作品中的表现风格与手法[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4):133-136.
2
王雨辰.
地域音乐特征在民歌合唱作品中的表现手法与应用[J]
.职大学报,2020(1):76-79.
3
洪圆臻.
地域音乐在民歌合唱作品中的表现风格与手法[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75-79.
4
杨文,胡东明.
遂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石工号子音乐研究[J]
.当代音乐,2024(6):158-160.
1
钟兴强,郭剑夫,燕巧,罗敏.
开放泸州[J]
.新城乡,2018,0(9):14-19.
2
王超.
中国农业文化之我见——消失的打夯号子[J]
.智富时代,2018,0(1X):221-221.
3
邱囡.
论汉族民歌的社会文化功能[J]
.黄河之声,2018(16):36-36.
被引量:1
4
梁媛.
“即兴”与“反复”中的繁荣——爵士乐对战后垮掉一代文学的影响[J]
.天涯,2018,0(5):193-198.
5
雷晓谊.
石壁民间音乐略述[J]
.中国民族博览,2018,0(8):154-155.
被引量:1
6
彭小琴.
本土资源进入幼儿园音乐课程的筛选标准探索[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0(9):41-43.
被引量:1
7
陈好建.
巴山“背二歌”的音乐形态规律与传承探索[J]
.北方音乐,2018,38(11):106-107.
被引量:1
8
宋维建,王晓苓.
汉画像石的基本制作过程——以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为例[J]
.中国文艺家,2018,0(6):62-62.
9
李莉.
城镇化进程中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状况调查——以恩施州大路坝区和屯堡乡为例[J]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2016(1):212-220.
10
侯建萍.
老相册的记忆——一条河的变迁[J]
.上海档案,2018,0(9):22-24.
四川戏剧
201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