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方斑东风螺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试验开展了水泥池条件下方斑东风螺与光裸方格星虫、文蛤的生态养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单独养殖的平均壳高增长率、平均壳宽增长率及增重率均高于混养,但混养模式较单独养殖的成活率高;在混养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养品种的密度,以获得较高的增重率和成活率。
作者
蒲利云
司和
沈铭辉
王国福
张国庆
李炳顺
机构地区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220-221,224,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2016年省本级部门预算项目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生态养殖
成活率
分类号
S966.2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1
文雪,蒋艳,邹杰,王志成,彭慧婧.
方格星虫滩涂人工养殖试验[J]
.科学养鱼,2011,33(1):38-39.
被引量:8
2
蒋艳,蔡德建,邹杰,彭慧婧.
方格星虫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研究[J]
.广西科学,2010,17(2):175-177.
被引量:23
3
陈坚,柯爱英.
贝、蟹、藻多池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J]
.科学养鱼,2010,32(2):35-36.
被引量:5
4
罗杰,杜涛,梁飞龙,刘楚吾.
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的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2004,28(7):39-43.
被引量:28
5
黄瑞,苏文良,龚涛文,郑杰民,赖鹏辉.
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研究[J]
.台湾海峡,2006,25(2):295-301.
被引量:13
6
刘永.
方斑东风螺的养殖技术[J]
.水产养殖,2006,27(1):22-24.
被引量:9
7
黄建华,王国福,苏天凤,江世贵.
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生长特性[J]
.南方水产,2006,2(5):1-6.
被引量:8
8
王志成,谢若痴,蔡德健.
方斑东风螺池塘养殖试验[J]
.水产科学,2005,24(10):35-37.
被引量:7
9
杨章武,谢阳,蔡清海,许翠娅.
不同环境条件对方斑东风螺幼螺生长、存活的影响[J]
.福建水产,2007,29(2):33-37.
被引量:14
10
郑冠雄,邢贻远.
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养成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1):46-4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罗杰,杜涛,梁飞龙,刘楚吾.
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的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2004,28(7):39-43.
被引量:28
2
郭学武,李复雪.
光裸星虫生殖周期的研究[J]
.热带海洋,1993,12(2):69-76.
被引量:42
3
兰国宝,廖思明,阎冰,吴斌.
方格星虫幼体饵料研究[J]
.水产科学,2005,24(2):1-4.
被引量:24
4
吴伟军,谢达祥,阮志德,姚久祥.
方斑东风螺室内人工育苗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1):18-20.
被引量:14
5
刘建勇,卓健辉.
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1):1-4.
被引量:17
6
王庆恒,杜晓东,黄洪艳,秦红贵.
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的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殖周期[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1):5-9.
被引量:32
7
郑雅友,杨章武,李正良,郑养福,蔡英明,何海东.
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J]
.福建水产,2005,27(2):58-60.
被引量:11
8
刘永,余祥勇.
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的研究[J]
.水产养殖,2005,26(5):23-24.
被引量:6
9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张汉华,郭奕惠.
温度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5):652-656.
被引量:12
10
郑冠雄,郭泽雄,廖威.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amarck)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J]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9):22-2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70
1
张汉华,吴进锋,陈利雄,梁超愉.
东风螺的人工养殖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J]
.农业网络信息,2006(1):81-83.
被引量:5
2
黄海立,周银环,符韶,梁飞龙,刘定.
方斑东风螺两种养殖模式的比较[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26(3):8-12.
被引量:6
3
许明海,庄定根,蔡厚才,叶鹏,陈兰涛.
南麂海区方斑东风螺养殖初步试验[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258-261.
被引量:4
4
刘立鹤,陈立侨,董爱华,郑石轩,刘志刚.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台湾东风螺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06,25(12):601-607.
被引量:8
5
王冬梅,钱家英,王维娜,王安利.
东风螺的营养与饵料[J]
.水利渔业,2007,27(2):39-40.
被引量:11
6
杨章武,郑养福,蔡英明,何海东,郑雅友,李正良.
密度对养成期方斑东风螺摄食和生长的影响[J]
.福建水产,2007,29(3):10-13.
被引量:6
7
尹绍武,廖经球,黄海,高磊.
东风螺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2007,26(11):632-636.
被引量:8
8
王冬梅,李春强,刘志昕,王维娜,彭明.
方斑东风螺营养特征及促生长剂对其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8,29(4):21-23.
被引量:2
9
王冬梅,王宇鸿,王维娜,王安利,周鹏.
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养殖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2008,35(1):36-38.
被引量:5
10
冯广朋,章龙珍,庄平,刘鉴毅,赵峰,张涛,黄晓荣.
海水网箱养殖长鳍篮子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J]
.海洋渔业,2008,30(1):37-42.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89
1
陈建华,阎斌伦,高焕,赵秋龙.
方斑东风螺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
.水利渔业,2008,28(3):74-75.
被引量:7
2
徐永健,申屠基康,丁张妮.
砂粒粒径与砂层厚度对单体筐养养殖系统中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摄食行为与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5,46(1):233-239.
被引量:6
3
陈利雄,吴进锋.
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J]
.齐鲁渔业,2004,21(10):9-11.
被引量:13
4
刘建勇,卓健辉.
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1):1-4.
被引量:17
5
刘永,余祥勇.
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的研究[J]
.水产养殖,2005,26(5):23-24.
被引量:6
6
胡欣洁,邓斌,胡承.
微生物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J]
.中国防伪,2005(9):58-60.
被引量:8
7
张汉华,吴进锋,陈利雄,梁超愉.
东风螺的人工养殖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J]
.农业网络信息,2006(1):81-83.
被引量:5
8
段丽菊,王晓平,严彦,彭光银,杨旭.
NO在甲醛介导的氧化损伤中的协同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3):505-508.
被引量:22
9
许贻斌,柯才焕,王德祥,魏永杰,吕剑泉.
方斑东风螺对饲料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B05):216-220.
被引量:21
10
裴琨.
方斑东风螺工厂化养殖的关键技术[J]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3):107-10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3
1
梁晶,邢诒炫,吕布,臧战,刘子岭,唐贤明,於锋,Hebert Ely Vasquez,战欣,郑兴,顾志峰.
底砂粒径对方斑东风螺生长、消化、抗氧化及底质的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2023,50(3):137-145.
被引量:1
2
王筱,冼健安,张秀霞,张泽龙,李军涛,郑佩华,吴恒梅,鲁耀鹏.
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2024(3):83-88.
3
蔡岩,商晨旭,钟永柏,周永灿,翁文明,李建龙,王世锋.
不同进排水方式对方斑东风螺养殖池水更换效果的影响[J]
.水产研究,2021,8(2):45-5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蒋启成,许芮,刘晓坤,席润梓,陈小钰,余家兴,吕文刚.
湛江市方斑东风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41(7):135-142.
1
陈莉莉,庞涛.
今年罗虾该怎么养? 种苗市场悬殊,混养模式受追捧,又将带来一批粉丝[J]
.当代水产,2018,43(6):44-45.
2
王寿山,蒋桂年,陈天兄.
蟹池放养花亲鱼繁殖育种试验[J]
.科学养鱼,2018,40(6):7-7.
3
曾凡荣.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健康养殖技术[J]
.科学养鱼,2018,40(7):50-51.
被引量:3
4
周继术,连庆安,郁二蒙,谢骏,吉红,于海波.
池塘混养模式下生态基对鲤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英文)[J]
.水生生物学报,2018,42(5):956-964.
5
汪金波.
吃食性鱼类分台投喂技术[J]
.黑龙江水产,2018,37(3):18-19.
6
梁前才.
长鳍篮子鱼池塘单养试验[J]
.科学养鱼,2018,40(2):48-49.
被引量:1
7
曾凡荣.
波纹巴非蛤水泥池苗种人工培育技术[J]
.水产养殖,2018,39(9):22-23.
被引量:1
8
梁娟,刘英霞,于盟盟,许传堂,马克波.
日照地区虾蟹鱼贝生态混养模式[J]
.齐鲁渔业,2018,35(7):28-30.
9
胡丹,韩庆,徐金石,夏虎.
有机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7):222-224.
被引量:11
10
韩士群,周庆,姚东瑞,常雅军,唐伯平.
水产养殖模式对池塘水环境和环境负荷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8,34(3):578-584.
被引量:6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