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速铁路动车组关于线路适应性的设计及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普及的高速铁路动车组,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它们在线路的适应性问题上还存在很大问题。本文主要利用车辆和轨道的耦合动力学理论,提出了动车对线路的适应性方案,并深刻剖析了它们在实际中应用,希望对于未来动车的发展能够有所启发。
作者
万松琦
机构地区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5期130-131,共2页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线路适应性
动车组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分类号
U21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70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汪锋华,高崇华,赵江林.
高速铁路开行160 km/h普速客车对线路状况适应性分析[J]
.高速铁路技术,2016,7(2):46-49.
被引量:4
2
王开云,袁玄成,翟婉明.
高速铁路动车组在线路上适应性设计方法及应用[J]
.中国工程科学,2015,17(4):90-9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翟婉明.
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方法及工程实践[J]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2):60-65.
被引量:18
2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S].TB10007-2006.
被引量:39
3
TG/01-201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S].
被引量:14
4
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
被引量:49
5
Zhai Wanming, Wang Kaiyun, Cai Chengbiao. Fundamentals ofvehicle- track coupled dynamics [J].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Mechanics and Mobility, 2009,47(11): 1349-1376.
被引量:1
6
蔡成标,王开云.京沪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行车动力学检算报告[R].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被引量:1
7
王开云.轨距变化对车辆运行品质影响的理论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4(增刊):554-558.
被引量:1
8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可行性研究总说明书[R].成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被引量:2
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初步设计总说明书[R].成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被引量:2
10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贵铁路开行160 km/h普速客车研究报告[R].成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閤鑫,王开云,袁玄成.
高速铁路不同结构类型曲线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分析[J]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8,36(4):66-73.
被引量:4
2
赵阳阳.
广西沿海铁路引入钦州地区方案研究[J]
.高速铁路技术,2018,9(6):26-32.
3
陈艳华.
客运专线长大坡度列车追踪间隔检算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48(4):83-85.
4
陈艳华.
客运专线长大坡度列车追踪间隔检算分析[J]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1-3.
5
关金发,于素芬,孔勇,张毅.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对弓网动态性能影响分析[J]
.铁道标准设计,2020,64(11):152-156.
被引量:4
6
王林.
高速铁路动车组的柔性制造浅谈[J]
.中国设备工程,2022(7):108-109.
1
董彦录.
铁路道岔设计的要求及原则[J]
.山西建筑,2017,43(28):127-129.
被引量:4
2
董越.
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适应性问题探究——以广东金融学院特色校园文化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7):80-80.
3
徐磊,陈宪麦.
车辆-轨道系统激振源随机分析[J]
.铁道学报,2018,40(4):120-126.
被引量:1
4
丁沙英.
会计计量属性适应性问题研究[J]
.时代经贸,2018,16(7):37-39.
5
武文军.
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与我国当前土地的合理利用[J]
.兰州学刊,1983(3):33-40.
6
张洪济.
导热问题差分解法的两点讨论[J]
.工程热物理学报,1985,9(3):263-267.
被引量:1
7
王汉钦.
玉米栽培与收获机械化的农机农艺适应性问题研究[J]
.农家致富顾问,2018,0(4):92-92.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