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酷儿理论的认知科学视角探析——以《紫色》为例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酷儿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产生文学的认知酷儿理论,突破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叙事学视角,运用认知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小说,以及文学的、心智的、性的"内在性",为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认知科学视角解读《紫色》,探讨作者在写作中是怎样挑战传统霸权制度并极力构建和谐的,个体如何突破性与性别身份的阻碍并得以完善自我的,女主人公是怎样在抗争中成长的,即性别、身份二元对立的解构与重新建构。
作者 杜坤
机构地区 四川外国语大学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5-78,共4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简.奥斯丁作品研究"(14BWW04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Beemyn, B and Elisson, M.(eds.),1996,Queer Studies,New York and Londo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被引量:1
  • 2Grant,L.,1993,Sexing the Millennium,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Sexual Revolution,Lond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被引量:1
  • 3Heller,D.(ed.),1997,Cross Purposes:Lesbians, Feminists,and the Limits of Alliance,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被引量:1
  • 4Parker,R.G.and Gagnon,J.H.(eds.),1995,Conceiving Sexuality,Approaches to Sex Research in a Postmodem World,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被引量:1
  • 5Segal,L.,1990,Slow Motion,Changing Masculinities Changing Men,London:Virago Press. 被引量:1
  • 6朱迪斯·巴特勒,2000年,“模仿与性别反抗”,载《酷儿理论》,时事出版社。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08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