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瑞华麦218小麦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瑞华麦218是由淮麦20/新麦18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本文阐述了瑞华麦218小麦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
金彦刚
任仰涛
杨永乐
常东伟
赵其兵
常鹏举
夏中华
机构地区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39-40,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宿迁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创新专项-农业科技支撑)(L201608)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BA2017138)
关键词
小麦
瑞华麦218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胡承霖,姚大年,章力干,钱晓华,郭颖林.
安徽沿淮淮北小麦抗灾与高产同步技术研究与应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5):717-724.
被引量:5
2
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邵慧,李珍富,韩璞,宋速速,任迎涛,赵其兵.
小麦明麦2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7):83-84.
被引量:8
3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
高产抗赤霉病迟播早熟小麦新品种淮麦30的选育[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190-190.
被引量:10
4
刘好书.
创新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03-104.
被引量:9
5
张灯彩.
颍泉区小麦绿色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2):40-40.
被引量:13
6
陈强,王元.
小麦特晚播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上海农业科技,2017(3):53-54.
被引量:4
7
王富峰.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5):42-4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王世杰.
耐晚播早熟高产大穗多抗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4):171-171.
被引量:3
2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被引量:16
3
胡承霖.安徽江淮区域小麦高产工程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被引量:5
4
王龙俊 郭文善 封超年.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被引量:18
5
White E M. Response of winter barley cultivars to ni- trogen and a plant growth regulator in relation to lodging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991, 116:191-200.
被引量:1
6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于广军,李辉利.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690-695.
被引量:46
7
魏凤珍,李金才,屈会娟,沈学善.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越冬期冻害和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0,26(4):696-699.
被引量:15
8
李春燕,李东升,宋森楠,范佳,朱新开,封超年,郭文善.
小麦阶段性冻害的生理机制及预防途径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6):1175-1179.
被引量:23
9
张平平,马鸿翔,姚金保,陈小霖,耿志明,杨丹.
生理调节剂劲丰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结构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2):337-341.
被引量:18
10
鲁磊.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4):11-12.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40
1
孙以怀,石广跃.
淮麦30在淮阴区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8):205-206.
2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张鹏,王磊.
迟播干旱胁迫下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早熟小麦宁麦15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73-75.
被引量:4
3
韩玉红,靳书坤.
邯郸市小麦节水栽培技术模式探讨[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1):18-19.
被引量:7
4
宋金凤,张连瑞,张忠福,安柏涛.
春小麦垄作沟灌高产节水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4,45(1):65-66.
被引量:2
5
何增国,石新春,张多云,孙学宝.
种植方式对古浪县南部山区旱地春小麦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6(1):41-43.
6
李瑜玲,宋晓.
小麦节水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9):35-36.
被引量:11
7
金彦刚,杨永乐,丁益,邵慧,王丽,宋速速,韩璞,夏中华.
瑞华麦523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32-32.
被引量:2
8
李夕军,李瑜玲,宋晓,陈莉,李建芬,郭永召.
冬小麦节水灌溉下的产量规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2):18-18.
被引量:8
9
孙中伟,张产端,何峰,任立凯,史咏梅,王龙.
连麦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12):229-230.
被引量:3
10
侯国富.
气候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抗灾增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0(1):76-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刘伟,王金信,杨广玲,毕建杰,隋标峰.
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耐药性差异及其机理[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3):300-304.
被引量:28
2
侯珍,丛聪,郭文磊,毕亚玲,毕建杰,王金信.
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及机理[J]
.农药学学报,2012,14(3):260-266.
被引量:16
3
王大陆,朱云华,尤国林,陈益玲.
淮麦30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0):104-105.
被引量:2
4
张雪,陶磊,乔晟,杜秉昊,郭长虹.
谷胱甘肽转移酶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方面的角色[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7,37(3):92-98.
被引量:21
5
李亚东,贺双,田笑明,董雪,杨德松.
啶磺草胺对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7,54(4):682-693.
被引量:6
6
周成刚.
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江麦816”在裴圩镇种植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8(4):50-52.
被引量:1
7
孟丹丹,范洁群,郭水良,马晓英,陈倩,彭泽川,李涛.
基于生理指标早期诊断异丙隆对小麦药害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19,45(5):186-189.
被引量:9
8
周娜娜,徐年龙,王飞,徐梦彬,王升.
江苏淮南地区优质小麦品种筛选与示范[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0,37(1):10-14.
被引量:4
9
金彦刚,夏中华,杨永乐,任仰涛,常东伟,赵其兵,李珍富.
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16[J]
.麦类作物学报,2020,40(6).
被引量:1
10
张爱娟,冯义志,马新刚,戈大庆,王晓玉,潘金菊,梁林,左伯军.
啶磺草胺和异丙隆在小麦中的残留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J]
.农药,2020,59(11):821-8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邓海玲,杨雪,张巧凤,强胜,宋小玲.
耐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小麦种质资源筛选[J]
.杂草学报,2022,40(3):22-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柏振东,曹战强,李皓,柏浩东,韩进财,许洁,黄新杰,李祖任.
20%甲二·异丙隆OD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效果及安全性[J]
.湖南农业科学,2023(7):68-72.
被引量:1
2
邱光,刘彩云,付必胜,张巧凤,郭炜,翟文玲,吴纪中.
小麦抗除草剂冻药害的鉴定评价指标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24,44(11):1495-1502.
1
成严.
师氏扳动法在临床中的经验体会[J]
.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11-12.
2
熊淑萍,吴懿鑫,王小纯,于旭昊,孟香苹,张捷,马新明.
不同株高和抗倒性小麦品种茎秆中几种内含物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9):1187-1194.
被引量:6
3
强承魁,秦越华,曹丹,胡长效,张明,王锋,韩波,董帆,沈苏婷,穆钎纤.
小麦富集重金属的品种差异及其潜在健康风险评价[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11):1489-1496.
被引量:10
4
苏种.
新审定的小麦品种[J]
.农家致富,2017,0(17):25-26.
5
宿秀丽,温海霞,张杰,方治国,杨伟.
苦瓜新品种鄂苦瓜2号的选育[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6):75-77.
被引量:3
6
宋成艳,刘乃生,王桂玲,周雪松,鄂文顺,陆文静.
水稻新品种龙粳5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北方水稻,2018,48(1):48-49.
被引量:6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