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A型肉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三叉神经痛的特征表现为单侧阵发性的面部疼痛,疼痛性质通常为针刺或电击样,疼痛范围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的一支或多支。经典的三叉神经痛被认为由于三叉神经受到血管慢性压迫后出现脱髓鞘或者髓鞘化不良,受损的神经纤维自发异常放电引起烧灼样的痛觉,然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临床试验表明A型肉毒素可以安全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然而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与其肌肉麻痹的作用机制相比,其镇痛机制似乎更加复杂。本篇综述回顾了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A型肉毒素的结构、镇痛作用机制以及注射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作用机制部分包括在外周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Na通道的失活、抑制瞬时感受器电位(TRP)通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逆向轴突转运和转胞吞作用。
出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6期693-696,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5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