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山律宗的戒法研究(五)
A Study of Nanshan Vinaya School's Vinaya Code(Part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结集、分部、流传、融合与发展,戒法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适,其所处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戒法产生于古印度,不可避免地也带有了印度文化的基因。
作者
学诚
出处
《法音》
2018年第3期15-20,共6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关键词
律宗
南山
文化背景
印度文化
古印度
分类号
B946.7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朱明忠.
达摩——印度文化的核心概念[J]
.南亚研究,2000(1):71-76.
被引量:13
2
陈红兵.
印度文化精神探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08(1):78-8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朱明忠.
达摩——印度文化的核心概念[J]
.南亚研究,2000(1):71-7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9
1
姚思琦,吴圣杨.
印度古典诗学味论对泰国现当代文学评论的影响——以文乐·特帕雅苏婉的《论泰国文学之“味”》为例[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1):102-114.
2
孟庆一.
印度“曼荼罗中心观”外交战略文化分析[J]
.法大研究生,2023(2):323-336.
3
吴圣杨.
婆罗门教信仰与泰人的礼法文化[J]
.太平洋学报,2007,15(8):17-23.
被引量:5
4
陈红兵.
印度文化精神探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08(1):78-83.
被引量:8
5
石俊杰.
浅论印度的软实力[J]
.南亚研究季刊,2008(4):77-84.
被引量:4
6
黄明伟.
中印两国发展对比研究及制度成因分析[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0):79-85.
被引量:1
7
吴圣杨.
从贵女贱男到男尊女卑——婆罗门教对泰民族女权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J]
.南洋问题研究,2010(1):72-78.
被引量:5
8
陈淑华.
毛姆的心灵驿站——印度文化[J]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1):27-29.
被引量:1
9
宁夏,高海燕.
印度文化演变及特征[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2):125-125.
10
曾信凯.
印度崛起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刍议[J]
.社会科学,2015(2):39-48.
被引量:2
1
周文杰,周红路.
绚烂—平淡—绚烂之极——弘一大师书艺三段论[J]
.北方论丛,2002(5):116-118.
2
曹春苗.
赵小连:掀起校园瑜伽新风潮[J]
.中学生(青春悦读),2018,0(4):18-19.
3
学诚.
南山律宗的戒法研究(一)[J]
.法音,2017,0(11):69-74.
4
王大伟.
唐代道宣与他的佛教感通世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2):54-59.
被引量:5
5
学诚.
南山律宗的戒法研究(二)[J]
.法音,2017,0(12):18-23.
6
韩墨林.
李叔同 悲欣交集,极致庄严[J]
.南方人物周刊,2017,0(36):76-83.
7
锦鑫.
“悲欣交集”李叔同[J]
.齐鲁周刊,2017,0(49):54-55.
8
沈剑英.
因明在古代朝鲜和日本的传承[J]
.法音,2018,0(3):21-30.
被引量:3
9
释圣贤.
大同云冈:中国佛教律宗的发源地[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46-49.
10
圣凯,超闻.
清代北京律宗寺院的传承谱系与传戒活动[J]
.佛学研究,2017(1):295-305.
被引量:1
法音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