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对中国声乐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全世界形成一种思潮,并对中国声乐产生了一定影响。后现代主义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主义的秩序性,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打破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界限,将三种唱法融会贯通,作品创作、表演形式,欣赏理念也都有了一定的创造性发展,并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多元化音乐主张。
作者
李媛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7年第23期104-105,共2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多元化
声乐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宋莉莉.
对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审视和思考[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1(2):49-52.
被引量:8
2
付晓玲,黄明政.
后现代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跨界探索[J]
.中国音乐,2013(3):235-238.
被引量:1
3
彭青.
浅析从后现代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文化发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8-9.
被引量:2
4
殷琴.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声乐艺术探微[J]
.学术探索,2013(12):127-12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管建华.
21世纪初: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在中国[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27-136.
被引量:79
2
曾艳兵.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
.国外文学,1996(3):13-19.
被引量:3
3
樊祖荫.
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
.音乐研究,2006(1):10-13.
被引量:108
4
梁苗.
杰姆逊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3):297-302.
被引量:2
5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被引量:13
6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被引量:6
7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6..
被引量:99
8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第3版)[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被引量:1
9
性经验史[M](增订版).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10
弗雷德星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
1
史丽欣,赵春萌.
评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些观点[J]
.时代文学,2008(15):142-143.
被引量:2
2
韦喜乡.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视野下的高师器乐教学[J]
.飞天,2012(22):77-80.
被引量:1
3
王雅琴.
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音乐的影响[J]
.滁州学院学报,2006,8(1):92-94.
被引量:2
4
霍陶纯.
认同或抗拒——关于后现代主义音乐在中国的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6):13-14.
被引量:1
5
陈海珍.
浅论民族声乐明亮圆润的嗓音特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3):11-11.
被引量:1
6
宋莉莉.
20世纪西方的“超音乐”观念[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2(5):22-24.
7
孙志鸿.
后现代音乐语境中的多元融汇——交响序曲《节日》的创作特色[J]
.人民音乐,2014(3):33-36.
被引量:1
8
张一凡,张品琪.
后现代主义对其音乐思想形成的影响[J]
.艺术科技,2014,27(2):238-239.
9
岳蕾.
初探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
.戏剧之家,2015(24):76-76.
被引量:1
10
郑秋芳.
美学视域下声乐艺术的审美表达分析[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6):75-77.
被引量:1
1
杨乐.
通俗唱法中美声技术的运用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0(7):84-86.
2
贺威丽.
论白居易的音乐主张和理论[J]
.临沂大学学报,2017,39(5):43-52.
3
程焕.
“三种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
.艺海,2018(2):108-109.
被引量:3
4
陈莎莎.
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探析[J]
.戏剧之家,2017(20):85-85.
被引量:3
5
单莺歌.
论高校声乐教学中要求专业学生掌握三种唱法的必要性[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0(9):198-199.
6
唐若甫.
音乐背后的非音乐主张[J]
.中国新闻周刊,2009,0(4):74-75.
7
赵鸣华.
声乐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J]
.艺海,2018,0(2):106-107.
被引量:1
8
刘强.
品族与通俗唱法融合之探讨[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7):123-123.
9
黄静.
论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7):231-232.
10
刘红.
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
.长江丛刊,2018,0(6):195-195.
黄河之声
2017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