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朱丹溪在论述消渴病因、病机、脉诊、治则治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系统阐述,其中对于辨证论治理论的贡献尤为突出。朱氏继承并发展前人所论消渴病因;开创"阳有余阴不足""相火妄动"及"六郁致消"学说阐述消渴病机;通过脉诊对消渴病进行辨证,进而提出保护正气、滋阴泻火、三消分证论治等消渴治疗的新理论。朱丹溪独特学术思想在消渴"因、机、证、治"方面的认识,丰富了消渴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0,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