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的考察——以西安科技大学赴苏州-南京创新创业实践团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赴苏州-南京创新创业实践团为例,论述了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就业大格局观念;加强校企合作,更新教学知识;增强"三下乡"实践团队建设。
作者
上官万成
机构地区
西安科技大学
出处
《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7年第12期20-20,19,共2页
New Western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就业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6
1
曾蓉.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及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4):88-89.
被引量:4
2
袁金祥.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与匡正[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4):120-122.
被引量:20
3
罗明忠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301.
4
王仁伟主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96.
5
温毓敏.
浅析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
.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1):55-56.
被引量:3
6
钟永淑,袁明锋,刘馨.
社会实践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功能及其途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0,0(8):76-77.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 16号,2004-08-26.
被引量:4
2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3号.
被引量:3
3
陈靖,赵斌.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载体的创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184-184.
被引量:6
4
陈仕刚.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信息,2008(23):196-197.
被引量:4
5
蒋国勇,应小丽.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4(3):76-77.
被引量:73
共引文献
35
1
董倩雯.
思政教育视域下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以福建师范大学W学院为例[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8):106-107.
2
詹静,周兰,倪燕露,陈娇,余剑梅.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J]
.经济视角,2010,29(11):96-98.
被引量:2
3
王宇航.
9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与核心竞争力培养对策研究——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2):54-55.
被引量:1
4
马小燕.
高职学生生涯规划个性化辅导初探[J]
.现代企业教育,2011(10):39-40.
5
林媛,刘媛,王芳.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研究[J]
.管理观察,2011(31):119-120.
6
魏巍.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模式的链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66-67.
被引量:5
7
黄文彬,李琪,倪炜.
以公益社团为载体的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探索[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1):107-109.
被引量:9
8
党爱娣,郭晓农.
西部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22-23.
9
周建松,孔德兰,陶永诚.
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践育人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3):57-58.
10
于晓萍,刘素红,朱以财.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85-88.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17
1
肖贻杰.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高职教育对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3):70-74.
被引量:42
2
王翡翡,王静波,曾秀兰.
基于雇主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探析[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5(4):70-74.
被引量:8
3
王莉,林欢欢,杜瑶.
基于SEM的大学生社团经验与就业力相关性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3):97-100.
被引量:3
4
丁小浩,王嘉颖.
高校基础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实习参与程度的实证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0):61-66.
被引量:11
5
谢义忠,陈静,朱林.
就业能力的概念、结构和实证研究成果[J]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3):517-529.
被引量:26
6
许正宏,蒋德勤.
抓好高校创业教育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1):8-10.
被引量:12
7
康廷虎,黎进萍.
就业能力概念的时代内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0):12-16.
被引量:5
8
孙爱武.
构建“六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 有效推动学生就业[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3):58-60.
被引量:27
9
李隽,曹玉平.
高职院校“分级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职教论坛,2016,32(26):27-30.
被引量:44
10
肖焰,王亚楠.
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结构探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1):23-2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谭艳霞,陈莹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实践的中介作用[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9(3):39-4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喻康,沈琦.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视阈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6):171-173.
被引量:2
2
邓雨良.
影响学生会计技能学习成效因素研究[J]
.智库时代,2020(19):189-191.
3
郑孝怡,王琳,郑逸.
基于工作室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20,18(20):175-177.
被引量:1
4
刘鹏飞.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J]
.就业与保障,2020(17):65-66.
被引量:2
5
马绍文.
凸显创新创业教育功能 培养服务库区新型人才——“互联网+”背景下渝东北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6):31-32.
被引量:3
6
王文琳.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功能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科学,2021,12(9):39-41.
7
陈倬.
基于AHP-TOPSIS组合模型的企业用人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建立[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6):115-119.
8
章涛.
浅谈信息时代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0):113-115.
被引量:4
9
段丽君,张敏蓉,李建建.
“互联网+”大赛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J]
.现代园艺,2024,47(6):196-197.
被引量:2
1
岳藤.
创业教育与教育创业关系之辨[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3):89-92.
2
刘淼.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策略探讨[J]
.纳税,2017,0(31):81-81.
3
陈必春.
激活民资 助力全民创业[J]
.中国农垦,2017,0(11):80-80.
4
曾衍文.
互联网+新常态下创新创业1+N模式实践探索[J]
.广东教育(职教),2017,0(12):10-12.
5
温韬.
翻转课堂在高校营销专业创业实训课中的设计与应用[J]
.对外经贸,2017(10):147-148.
被引量:1
6
孙颜红.
从高校科技发展史看科技创新——以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发展为例[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1):36-37.
7
从网招平台数据看就业发展新形势[J]
.中国就业,2017,0(11):39-40.
8
孙涛.
基于师生满意度的高校后勤服务提升策略探索——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1):47-48.
被引量:2
9
王家传.
让大学生软实力不软——《当代大学生软实力测度与提升研究》评介[J]
.东岳论丛,2017,38(10).
10
冯志豪,包宇.
浅议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骨干的培养[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1):41-42.
被引量:4
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