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十年(1921),郭沫若据王实甫《西厢记》改写出了歌剧本《西厢》,该剧以《绣刻北西厢》(《六十种曲本西厢记》)为底本,以《第六才子书》(《金圣叹批点本西厢记》)为参照本,又融合西剧的戏剧观念,在尽量保留《王西厢》唱词的前提下,对其说白、时空等方面进行了删改,形成了融合杂剧、传奇、西洋歌剧文体特征的郭沫若改写本《西厢记》。从版本学和文化学角度看,郭改本《西厢》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郭改本《西厢》是现当代"戏剧影视版《西厢》"的开山之作,在《西厢记》版本系统中非常独特;其次,郭改本《西厢》同明清诸多的翻改本《西厢》一样,典型体现了中国古典戏曲"与时俱变"的文化发展规律。鉴于此,以郭改本《西厢》为代表的民国古典戏曲名著改写本的研究也应该引起重视。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艺术学一般项目"民国戏曲文学的类型学研究"(编号:2015BYS02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