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者形象与积极写作——论中国当代小说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小说是一个由人构成的世界。即便一部纯然寓言化和象征化的小说,最终也指向对人的表现。所以,一部没有人的小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没有成功地塑造出人的形象,也就算不得真正完美的小说。
作者
李建军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165,共15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文化自觉
作者形象
主体性
写作
人的形象
寓言化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5
1
曹雪芹..红楼梦 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648.
2
王鹏程.
“谎言中的真实”与“真实中的谎言”——论小说中现实与虚构的关系[J]
.小说评论,2014(3):37-43.
被引量:2
3
莫言著..用耳朵阅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72.
4
林琳.
敞开、挑战还是遮蔽与消费?——阎连科“神实主义”中身体写作策略的反思[J]
.当代文坛,2016(3):64-67.
被引量:3
5
钱穆著..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96.
6
汪曾祺著..晚翠文谈新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52.
7
莫言..碎语文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336页.
8
阎连科,张学昕著..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2.
9
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 1[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03.
10
李建军.
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再评《怀念狼》兼论一种写作模式[J]
.南方文坛,2002(4):45-50.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李建军.
关于文学批评和陕西作家创作的答问[J]
.文艺争鸣,2000(6):25-28.
被引量:18
2
陈庆德.
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J]
.社会科学,2006(2):53-61.
被引量:16
3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被引量:9
4
高尔基.《论散文》,《论文学》(续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99页.
被引量:3
5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21-22页.
被引量:67
6
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见《批评的概念》.第241页
被引量:2
7
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38页.
被引量:4
8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被引量:19
9
阎连科、张学昕等:《我的现实我的主义》,第19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被引量:2
10
阎连科、张学昕:《我的现实我的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1
1
李双妤.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东西文化的历史错位[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4,37(1):90-92.
2
姚楠.
完美批评:炎热和严厉的求全——世纪之交文学批评论[J]
.南方文坛,2004(3):61-65.
被引量:2
3
严英秀.
照亮灵魂的智性之光——论赵玫写作的知识分子特质[J]
.扬子江(评论),2009(4):76-80.
4
李明军.
科学的文学概念与精准的文学批评[J]
.学习与探索,2015(4):133-138.
5
邰科祥.
矫枉未必要过正——质疑李建军先生的“贾作四评”兼及文学批评的策略[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18-26.
6
李万武.
李建军:不“失语”的孤独出场[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6):54-64.
被引量:1
7
邰科祥.
矫枉未必要过正——质疑李建军先生的“贾作四评”兼及文学批评的策略[J]
.南方文坛,2005(1):33-40.
被引量:4
8
刘国维.
再论小说《怀念狼》——兼评贾平凹近年来创作倾向[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1):20-23.
被引量:2
9
曹建华,黄新民.
中国当代小说呼唤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42-44.
10
陶春军.
对知识分子话语权缺失的忧思——张者小说《桃李》解读[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51-5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2
1
马洛丹.
生命与生命的双向互动——传记的作者与传主关系建构[J]
.现代传记研究,2020(1):10-24.
被引量:3
2
莫言.
福克纳大叔,你好吗?[J]
.小说界,2000(5):170-173.
被引量:101
3
董炳月.
从几部现代作家传记谈“作家传记”观念[J]
.文学评论,1992(1):133-142.
被引量:25
4
张禹九.
威尔斯小说创作的再认识[J]
.外国文学评论,1993(3):85-91.
被引量:5
5
林道立,张王飞,吴周文.
论“五四”散文形式审美的价值建构[J]
.扬子江(评论),2010(2):33-41.
被引量:2
6
申丹.
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J]
.中国翻译,2002,23(1):11-15.
被引量:123
7
王逢振.
怪才布鲁姆[J]
.外国文学,2000(6):38-41.
被引量:5
8
刘海峰,王成军.
莫洛亚传记美学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2):149-153.
被引量:2
9
余恕诚.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131-139.
被引量:7
10
刘纳.
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重读《创业史》并以其为例[J]
.文学评论,2005(4):20-31.
被引量:73
引证文献
10
1
吴周文.
散文特有的文化自信与文体自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8(2):47-55.
被引量:5
2
周文艳.
问题意识、文学传统与批评精神——李建军《重估俄苏文学》论[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4):36-42.
3
孙敬.
语层结构视角下契诃夫小说中的作者形象研究[J]
.科学咨询,2019,0(30):46-46.
4
张栋,马硕.
文化自信内涵的历史呈现与叙事表达——以中国当代小说为中心的考察[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6):108-118.
被引量:5
5
吴周文.
学者散文的启蒙性与自我的精神启蒙[J]
.中国文学批评,2020(1):60-68.
被引量:3
6
王奋飞.
自我他者化:边地影像的诗学过渡与平等悖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6):96-104.
被引量:1
7
王振平,冯旭冉.
《生死疲劳》人物形象前景化表达的翻译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16-120.
8
蔡志全,耿雪.
戴维·洛奇传记小说“生命互动”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1):103-109.
9
王霄霞.
论《在旷野里》的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方式[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5,45(1):19-25.
10
汪晓莉,卢秋真.
前景化视角下的人物形象英译——以《芙蓉镇》中胡玉音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2019(2):105-1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吴周文.
学者散文:重回“显学”话语的可能性[J]
.网络文学评论,2020(2):86-92.
2
吴周文.
“新人文”姿态与“中国问题”的文学话语——王尧学者散文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21(1):139-146.
被引量:5
3
梁玥.
“大国文化的魅力语言”——评奥野信太郎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散文之变迁[J]
.湖北社会科学,2019,0(10):111-116.
4
张栋.
论寻根小说的神话叙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1):58-63.
被引量:1
5
牛康.
浅析传承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J]
.文化学刊,2020,0(2):154-156.
被引量:1
6
吴周文.
传统与记忆:史识“白话美术文”被遮蔽的意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3):47-54.
7
马硕.
当代小说对文化自信的表现与传递[J]
.社科纵横,2020,35(6):108-113.
8
吴周文.
学者散文与“中国问题”言说的 先锋姿态——以丁帆、王尧为讨论中心[J]
.当代文坛,2021(1):136-142.
9
古海阳.
人文学术出版的价值维度刍议——以“文化自信与中国散文丛书”为例[J]
.编辑学刊,2021(4):66-69.
10
古海阳.
人文学术出版的价值维度刍议——以“文化自信与中国散文丛书”为例[J]
.科技传播,2021,13(14):46-48.
1
好人品,贵几何[J]
.人生十六七,2017,0(11):11-11.
2
许晓迪.
朱家溍的猫与王世襄的冬瓜[J]
.环球人物,2017,0(18):104-104.
3
网红保温杯折射了什么心态[J]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17,0(11):12-12.
4
柯怡达.
童车也疯狂[J]
.汽车与配件,2017,0(31):64-65.
5
汪艳.
也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J]
.校园英语,2017,0(34):163-163.
6
米歇尔·布罗德,汤明洁(译).
作者意图与私密日记[J]
.社会科学战线,2017(12):141-147.
7
何欣,王天平.
核心素养视野下课堂边缘人的形象刻画与转化路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12):102-106.
被引量:1
8
韩春虎.
陈忠实小说审美意识形态进路论[J]
.小说评论,2017(6):106-110.
9
尹湘鹍.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0(10):54-54.
10
郭海军,谢镇泽.
乡土中国的牧歌者形象——关于傅天虹诗歌中作者形象的一种辩证[J]
.文艺争鸣,2017(9):176-180.
中国社会科学
201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