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民国著名大报之一的《新闻报》,在报馆鳞次栉比、报业竞争激烈、大报强报众多的上海取得较大的成功与不俗的业绩,究其根柢缘于:一个能力强、视野阔、步子稳的主办(持)人;重商业、轻政治的办报宗旨和重业务、轻政论的编辑方针;重视本埠新闻的挖掘与注意本地信息的发布;注重新闻时效性和关心报纸质量;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借鉴与学会引用;狠抓经营管理和广告招徕;有强烈的报刊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和竞争精神。行止到民国中后期,该却悄然报由盛而衰、由强而弱、逐步式微,主要归根于:丧失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忽视了民族气节;未能认清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被国民政府收买、操纵和控制,从而沦为国民党事实上的"党报"。
出处
《文化与传播》
2016年第3期17-25,共9页
Culture & Communication
基金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项目编号13&ZD154)子课题"新闻伦理思想史"
"新闻学术思想史"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