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谭恩美《灶神之妻》的女性主义视角解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身处美国南北战争与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时代之中,自身深受美国自由民主主流文化影响。《灶神之妻》这部作品通过描述女主人公温妮的人生轨迹,展示了女性主义意识在当时时代崛起的艰辛历程。本文以女主人公温妮人生三个阶段中不同的女性意识和行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灶神之妻》所要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探析《灶神之妻》展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成过程,以期对现代社会女权思想有积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作者
刘钰
机构地区
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7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灶神之妻》
温妮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主义意识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素萍.
她们自己的声音——对《喜福会》与《灶神之妻》中母亲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10-12.
被引量:7
2
王奥玲,李莹.
灶神之妻之新生——谈《灶神之妻》中女性主义的叙事方式[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96-98.
被引量:4
3
亓华.
华裔美国女作家对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的解构——论汤婷婷的女权主义小说《女勇士》[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3-68.
被引量:28
4
白颖,费小玉.
从沉默到爆发 从压抑到释放——对谭恩美《灶神之妻》的女性主义批评解读[J]
.理论界,2008(7):132-133.
被引量:2
5
肖平,方永兰.
西方叙事学理论演变与吴尔夫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立场——也谈弗吉尼亚·吴尔夫小说《到灯塔去》[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6):91-95.
被引量:7
6
袁琳.
美国少数民族女性意识的觉醒——析《紫颜色》与《灶神之妻》中的女性自由历程的相似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61-63.
被引量:3
7
张芬.
从《灶神之妻》解读美国华裔女性的身份寻求[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11):23-24.
被引量:3
8
王晓平.
从“隐身”、“失声”到奋力抗争——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作品[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4):93-9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1]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3
2
[1]Elaine Showalter.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被引量:1
3
[5]Seymour Chatman.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被引量:1
4
[6]Margaret Drabble.To the Lighthou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被引量:1
5
[7]James Joyce.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M].New York:Viking,1964.
被引量:1
6
[1]沃克爱丽斯.紫颜色[M].陶洁,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7
[2]陶洁.灯下西窗--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8
[3]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9
[4]Tan Amy.The Kitchen God's Wife[M].New York:Ivy Books,1991.
被引量:1
10
[5]O'Brian,John,ed.Interview with Black writers[C].New York:Liveright,197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7
1
池大红,谭素钦.
近五年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综述[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4):150-154.
被引量:6
2
刘敏,张瑞.
瞬间的极致——再读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J]
.小说评论,2010(S1):170-173.
被引量:2
3
彭涛.
解读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女性主义观[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136-137.
被引量:2
4
孙爱萍.
两个悲剧人物的不同命运——析《女勇士》中无名姑妈和月兰姨妈形象[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38.
5
牟佳.
美国时空下的经典华裔女性——汤亭亭笔下的“女性神话”解读[J]
.学理论,2010(10):164-165.
6
万丽华.
论《女勇士》对华裔美国女性自我的重塑[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5):13-14.
7
范开梅,张旭.
异质文化下华裔女性的“声音”——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失语”与“文化认同”问题[J]
.理论观察,2012(2):47-48.
被引量:3
8
潘军武.
《喜福会》中的女性主义共名叙事策略[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101-103.
被引量:1
9
杨永忠,周庆.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目标、原则与方法[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4):5-10.
被引量:7
10
李媛.
后殖民语境下《女勇士》的空间意象解析[J]
.柳州师专学报,2013,28(3):20-22.
1
周聪贤.
传统重压之下的被扭曲——《灶神之妻》中雯丽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J]
.河南社会科学,2017,25(9):91-94.
2
康婷,金雯.
从《红字》看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1):60-60.
3
姜白云.
劳伦斯的女性主义意识的早期形成及其表述[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2):186-189.
4
陈敏.
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11Z):369-369.
5
王静.
从女性主义视角评析《来不及说我爱你》中尹静琬的形象[J]
.长安学刊,2017,0(5):30-32.
6
周柯含.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对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探讨[J]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2(1):245-250.
被引量:2
7
万丽.
从《飘》中解读女性主义[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8):102-103.
被引量:1
8
文天璇.
简论胡适的女权思想[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5):14-14.
9
周云彩,王亚非.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伯莎·梅森[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1(2):222-224.
被引量:1
10
李晓飞.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J]
.现代交际,2017(21):74-76.
被引量:4
芒种(下半月)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