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寒热并用法为《伤寒论》方药理论特色之一,临床常用寒热并用法治疗多种疾病,适用面广泛、治疗病种多样,值得继承发扬。本文通过列举《伤寒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寒热并用方药从外感病、慢性病、脾胃病及危重症四个方面论述了寒热并用法在现代临床的应用。
作者
姜娜娜
张俐敏
机构地区
山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5期142-142,180,共2页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寒热并用法
应用
中医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高洁,李浩.
论《伤寒论》寒热并用法的运用[J]
.世界中医药,2016,11(12):2577-2579.
被引量:9
2
王江,周永学,谢勇波.
半夏泻心汤拆方对胃溃疡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寒热并用配伍的意义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743-746.
被引量:16
3
马祥雪,王凤云,唐旭东.
从寒热并用理论探讨慢性胃肠疾病的辨治[J]
.中医杂志,2015,56(24):2125-2127.
被引量:15
4
吴钟琴,郭志华.
从脾胃枢纽学说浅析和法与寒热并用之相关性[J]
.中医药导报,2015,21(7):95-97.
被引量:10
5
陈妍,李伟兵.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学报,2016,31(12):1829-1832.
被引量:4
6
柴茂山.
中医方剂中寒热并用的配伍形式与临床病证相关性辨析[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3):307-30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Mitsushige Sugimoto,Yoshio Yamaoka,Takahisa Furuta.
Influence of interleukin polymorphisms on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and peptic ulcer[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16(10):1188-1200.
被引量:62
2
李志勇,吴耀南.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77-80.
被引量:23
3
李冀,毕珺辉,柴剑波,李胜志,高彦宇,肖洪彬,赵雪莹.
寒、热方剂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11,39(5):57-59.
被引量:7
4
姜元安.
附子泻心汤证治剖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9-12.
被引量:5
5
祝捷,李宇航,王庆国,王琦,曾海枝.
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35-337.
被引量:82
6
林燕,孟涛,王文姮,田德禄,王新月.
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候特点与温清并用方剂解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24-1425.
被引量:4
7
黄力.
《伤寒论》方剂配伍组成思维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8-10.
被引量:3
8
朱生岗.
和法在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中的临床运用[J]
.河北中医,2008,30(1):39-40.
被引量:4
9
孙有智,赵益,朱卫丰,刘红宁.
中药性气配伍方式及临床意义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8):669-671.
被引量:7
10
赵进喜.
论《伤寒杂病论》寒热并用法及其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9):581-58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0
1
汪珍,钟秀君,汤杰,王庆其,杨佩兰.
“反激逆从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1):37-40.
被引量:5
2
李巧,万晓刚.
万晓刚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分泌疾病继发失眠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6,48(8):224-225.
被引量:2
3
韦朝霞.
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6,11(B03):1260-1261.
4
官蜀钧,姜树民.
姜树民教授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脾胃病经验拾英[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9):207-209.
被引量:2
5
赵艺.
青黛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9):3238-3240.
被引量:13
6
张晓雷,王玉光,沙茵茵,马家驹,姜苗.
近现代医家对和法的认识及临床应用[J]
.环球中医药,2016,9(11):1427-1432.
被引量:7
7
蒋钦云.
半夏泻心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2016,32(11):27-28.
被引量:3
8
官蜀钧.
刘宗玉主任医师从肝脾论治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经验[J]
.河北中医,2016,38(10):1448-1450.
被引量:2
9
恽笑,杨勤.
杨勤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经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1152-1154.
被引量:3
10
杨志欣,王祺茹,张文君,谢国梁,单柏松,李霞,邓伟哲.
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的处方及体外释药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70-27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5
1
张西俭.
方剂相反相成配伍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沿革[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4):240-242.
被引量:7
2
孙晓玲,云刚,李晓光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医院(010030).
浅析“治法逆从”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5,24(6):27-27.
被引量:1
3
刘兰萍.
浅谈扶正固本法在治疗COPD中的运用[J]
.新中医,2008,40(1):100-101.
被引量:6
4
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杨翠兰,余小萍,张惠勇,石克华,梁尚华,黄品贤,吴定中,裘端常,王少墨,裘世轲.
裘沛然治疗咳喘病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1-3.
被引量:13
5
路玉良,丁元庆.
偏头痛的中医证候、病机与治疗现状分析[J]
.河南中医,2010,30(1):101-103.
被引量:39
6
陈宪海,陈召华,周钦荣.
《诸病源候论》论治肺胀特色及对现代临床的启示[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503-505.
被引量:28
7
周永学.
中药寒热并用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543-1545.
被引量:20
8
任平均.
试论中药配伍的相反相成七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888-1889.
被引量:2
9
郑彩慧.
张锡纯治喘相反相成的药对配伍浅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61-662.
被引量:4
10
宋佳,傅延龄.
宋代散剂盛行之追本溯源[J]
.中医杂志,2011,52(21):1810-181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汪珍,钟秀君,汤杰,王庆其,杨佩兰.
“反激逆从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1):37-40.
被引量:5
2
赵荣旺.
《伤寒论》特色及临床实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6):196-197.
3
郑文豪,刘毅.
寒热并用法治疗难治性皮肤病举隅[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7):1251-1252.
被引量:1
4
严菁菁,叶然,葛莹莹.
基于数据挖掘对头痛吸嗅方的用药规律分析[J]
.护理学报,2024,31(2):75-7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霞,高才达,肖鹏云,刘洁静,傅梦清,秦鸿.
三桑化瘀补肺益肾方对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虚兼血瘀型)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影响研究[J]
.四川中医,2023,41(4):98-101.
被引量:4
2
钟秀君,徐威,方漫兮,汤杰,王庆其.
反激逆从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6):2861-2864.
被引量:2
3
方漫兮,钟秀君,汤杰,王庆其.
从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5):645-648.
被引量:7
4
谢小金,裴丽俊.
裸花紫珠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临床医药实践,2022,31(9):643-645.
被引量:3
5
王熙,张莹雯,李娜.
浅谈恶性肿瘤寒热错杂证[J]
.环球中医药,2022,15(11):2120-2124.
被引量:6
6
胡妮娜,杜松,蔡秋杰,徐惠,王星力.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理论探析及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4):722-724.
被引量:2
1
官蜀钧,姜树民.
寒热并用法的学术源流[J]
.河南中医,2017,37(9):1504-1507.
被引量:4
2
刘红生.
分析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的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34-35.
被引量:4
3
曾繁仁.
弘扬儒家古典生态智慧,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化[J]
.百家评论,2013(1):10-13.
被引量:3
4
叶明柱,冯禾昌,胡追成.
论素穴[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9):72-74.
被引量:1
5
李忠元.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与临床检验[J]
.海峡药学,2017,29(10):215-216.
被引量:1
6
苗兴成.
习总书记“七一”讲话“不忘初心”的时代内涵[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7,0(4):39-41.
被引量:2
7
石亚娟,冯仪.
骨龄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17,41(10):1031-1032.
被引量:2
8
尚倩倩,张叶青,王蕾,钱鹏,王忆勤,燕海霞.
表里辨证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1):2868-2870.
被引量:2
9
王杰群.
冷疗法在中西医临床中的运用[J]
.中医研究,2017,30(10):78-80.
被引量:3
10
马纪昱.
法常的禅宗绘画与思想[J]
.美术文献,2017,0(4):174-175.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