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我们谈论民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类型学分析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主在当今世界呈现出价值流行度与概念清晰度之间的不对称。尽管几乎人人都在谈论民主,公众的民主观念却大相径庭,不仅在宏观层面存在显著的时代差异、国别差异,而且在微观层面呈现出基于个体的异质性。在传统的"程序-实质"二分法看来,中国人普遍秉持"实质型"民主观念,然而对全国代表性数据的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表明:转型期中国公众的民主观念包括"实质型""偏实质复合型""偏程序复合型"和"无内容型"四种基本类型;中国公众对民主内容的理解是多维的,既包括社会平等、治理绩效等实质诉求,也包括政治自由、政治权利、竞争性选举等程序诉求。"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在公众的认知中并非二元对立而是相伴共生。这种"复合型"民主观念在转型期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民意基础和心理支撑。作为对民主广义内涵的理论回归和对"转型中国"复杂性的客观反映,复合型民主观念预示着我国未来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立足民意,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统筹民主的"程序"维度与"实质"维度。
作者 王衡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148,共8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17JDKDB0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5

  • 1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86-99. 被引量:607
  •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 被引量:10
  • 3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被引量:2
  •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35-139页. 被引量:3
  • 5斯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 6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八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被引量:1
  • 7萨拜英:《政治学说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 8斯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被引量:1
  • 10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7

同被引文献49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