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希望的原理》是恩斯特·布洛赫的重要代表作。该书从一个小小的白日梦开始写起,描述了包罗万象的乌托邦式的生活,提出并充分诠释了"希望""尚未"等著名哲学命题。尽管布洛赫并未直接论及教育问题,但他的希望哲学却深刻地指向教育现实。从教育哲学角度看,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理解为是人类乌托邦思想的寄托:教育就是"希望",就是为了给人们带去"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思想内在地与教育存在联系,特别是对关于教育的终极问题思考方面有着重要启示:如果说教育在本质上寄寓着一种勇敢无畏的希望,那么教育就是具有预见性、超越性、实践性的乌托邦。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共4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金 2015年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课题<贵州省中小学阅读环境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ZD005)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9

  •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被引量:48
  •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C].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9页. 被引量:9
  • 3马克思.“马克思致卢格”[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56年.. 被引量:1
  • 4Vgl. Marcel, G., Homo viator, Paris 1948. 被引量:1
  • 5Vgl. Pieper,J. , Ueber die Hoffnung, Leipzig 1935. 被引量:1
  • 6Vgl. Kimmerle,H. , Die Zukunftsbedeutung der Hoffnung. Auseinandersetzung mit dem Hauptwerk Ernst Blochs, Bonn 1974. 被引量:1
  • 7Vgl.Edmaier, A. , Horizonte der Hoffnung. Eine philosophische Studie, Regensburg 1968. 被引量:1
  • 8Vgl. Bloch, E. , Das Prinzip Hoffnung ( 1959), 3Bde. ,Frankfurt/Main 1973. 被引量:1
  • 9Vgl. Mohmann, J. , Theologie der Hoffnung, 1. Aufl. ,Muenchen 1964. 被引量:1
  • 10Vgl. Habermas, J., Theorie und Praxis. Soziaphilosophische Studien, Frankfurt/Main 197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