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会计计量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资产的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为主导的计量模式向以公允价值为主导的计量模式过渡,成为近年来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会计计量模式将会是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并重,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有些做法已呈现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并存的局面,笔者也认为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这种局面。
作者
付金文
机构地区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现代商业》
2017年第24期136-137,共2页
Modern Business
关键词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权衡
分类号
F230 [经济管理—会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6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9
1
卢利蓉.
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账务处理的探讨[J]
.商业会计,2016(17):54-55.
被引量:1
2
吴丽华.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8S):7-8.
被引量:7
3
杜孝森,胥传超.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再认识——兼论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与可靠性[J]
.商业会计,2013(23):22-24.
被引量:5
4
刘婧.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比较与博弈[J]
.财会通讯(下),2011(6):22-24.
被引量:6
5
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
.会计研究,2010(2):7-12.
被引量:191
6
翁健英.
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73-76.
被引量:8
7
葛家澍,徐跃.
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
.会计研究,2006(9):7-14.
被引量:519
8
宫荔.
论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S1):94-95.
被引量:14
9
葛家澍.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07(11):3-8.
被引量:285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杜兴强.
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2004(7):44-49.
被引量:57
2
高伟.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54-57.
被引量:5
3
任世驰,陈炳辉.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1):72-76.
被引量:136
4
王文敏.
论会计的计量属性及其现实选择[J]
.商业研究,2005(17):149-151.
被引量:18
5
路晓燕.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
.会计研究,2006(4):81-85.
被引量:166
6
葛家澍,徐跃.
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
.会计研究,2006(9):7-14.
被引量:519
7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2
8
Previts/Merino.1979.美国会计史.
被引量:1
9
Paton/Littleton.1940/1970.公司会计准则导论.
被引量:1
10
Montgomery.1937.AIA年度手册.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63
1
赵奕焜,张家齐,敦李倩,张杰.
财务报告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研究[J]
.纳税,2020,0(1):126-126.
2
杨全文.
母基金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
.会计师,2022(19):5-8.
被引量:1
3
段晓芳.
会计公允价值与资产评估公允价值[J]
.金融会计,2021(2):9-13.
4
孙培丁.
公允价值计量理念探讨——基于新国际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S02):113-115.
被引量:3
5
晏超,张子怡.
五要素估值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会计信息有用性:事实与反思[J]
.当代会计评论,2023(1):102-131.
6
李勇强.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分红问题的思考[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2):68-71.
7
张怀琴,王志强,李爱民.
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
.太原科技,2008(5):16-18.
8
雷成娟.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
.生产力研究,2008(12):145-147.
被引量:5
9
张松梅.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概念和应用的探究[J]
.科技资讯,2008,6(16).
10
董成.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及其与财务和会计目标的关系[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2):122-1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刘玉廷,王鹏,崔华清.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
.财务与会计,2008(8):12-20.
被引量:7
2
戴佳君,季晓婷,张奇峰.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转换的财务影响与决定因素——以世茂股份为例[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24(6):55-60.
被引量:7
3
张奇峰,张鸣,戴佳君.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影响与决定因素:以北辰实业为例[J]
.会计研究,2011(8):22-29.
被引量:109
4
邹燕,王雪,吴小雅.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研究——以津滨发展及同行业同地区公司为例[J]
.会计研究,2013(9):22-28.
被引量:47
5
张先治,傅荣,贾兴飞,晏超.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
.会计研究,2014(6):31-39.
被引量:107
6
屈利平.
浅析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5):77-79.
被引量:6
7
蒋莉.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与其它计量属性的比较分析[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7):16-17.
被引量:1
8
王静.
会计计量属性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7,38(17):87-88.
被引量:2
9
程金凤.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7):96-98.
被引量:1
10
叶文源.
现行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研究[J]
.现代营销(下),2017(9):146-14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向未名.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的财务影响——以金地集团为例[J]
.现代商业,2020(26):163-16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晓晟.
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J]
.大众投资指南,2021(2):145-146.
2
江玉婷.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研究——以Z公司为例[J]
.大陆桥视野,2021(7):79-80.
被引量:2
3
代斌.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财富生活,2021(18):3-4.
4
孙庆文,王冰.
投资性房地产的不同计量模式与盈余管理分析[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121-123.
5
朱玉广.
租赁资产余值、担保余值和未担保余值辨析[J]
.财会月刊,2022(7):73-78.
6
高吉泽.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以A集团公司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6):55-57.
被引量:1
7
徐卓玉.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与盈余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10):116-118.
1
兰艳泽.
知识经济下的会计计量模式[J]
.财会研究,2000(4):21-22.
被引量:3
2
何灵华.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2,8(S2):26-26.
3
何昌明.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J]
.辽宁财税,2002(4):47-48.
4
李艳萍.
浅议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56-56.
5
李建炎.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09(9X):47-47.
被引量:1
6
金珠.
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1(12):139-139.
被引量:2
7
罗玉波.
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表现形式及对策[J]
.商业会计,2015(19):111-112.
被引量:3
8
雒京华.
对商誉若干问题的探讨[J]
.发展,2000(5):55-56.
9
王建威.
新会计制度给财会工作带来的挑战[J]
.吉林财税,2003(12):44-44.
被引量:3
10
肖爱萍.
商誉概念探微[J]
.财会通讯(上),1999(4):13-14.
被引量:21
现代商业
2017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