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杜笃《论都赋》为反对立都洛阳而作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范晔《后汉书》以来,杜笃创作《论都赋》的目的,一直被认为是反对立都洛阳,主张迁都长安。此说值得怀疑。事实可能正好与之相反。
作者
陈松青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辞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5,共6页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关键词
杜笃
《论都赋》
洛阳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汉)班固,撰..汉书 1-12[M],1962.
2
王青著..扬雄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8.
3
骆鸿凯著..文选学[M],1989:577.
4
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938.
5
余嘉锡著..四库提要辨证 1[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668.
6
陈君著..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34.
7
力之.
试论赋之范围与汉斌“序文”之作者问题──读《全汉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1):65-69.
被引量:6
8
吴万刚,张巨才主编..中国历代名赋金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055.
9
赵逵夫.
《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J]
.文学评论,2003(1):71-79.
被引量:22
10
聂石樵著..先秦两汉文学史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8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后汉书·马援传》[M].,..
被引量:18
2
中华书局影印胡克家校刻《昭明文选》李善注本.
被引量:1
3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卷二.
被引量:1
4
《艺文类聚》卷六一.
被引量:1
5
《十七史商榷》卷五一《三江扬都》条.
被引量:1
6
《三都赋》.
被引量:2
7
《魏书·阳固传》.
被引量:2
8
李庾,《西都赋》、《东都赋》载 《文苑英华》卷四四.
被引量:2
9
马先生.《赋史》342-34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版.
被引量:1
10
《历代赋汇补遗》卷五.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3
1
王长顺.
由“长安事象”叙写的变化看京都赋之嬗变[J]
.时代文学,2009(6):139-142.
2
刘跃进.
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1):17-21.
被引量:7
3
徐好文.
从班固的《两都赋》看汉大赋的体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35-38.
4
陈卫才,李德辉.
文馆起源与两汉藏书机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3):88-90.
5
黄觉弘.
后汉东观文士群与《春秋》学[J]
.学术论坛,2006,29(4):171-175.
被引量:3
6
跃进.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J]
.文史哲,2007(5):22-37.
被引量:4
7
胡大雷.
“剪截”史书:古代总集的录文方式之一——以《文选》为例的论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4):1-6.
被引量:2
8
王德华.
东汉前期京都赋创作时间及政治背景考论[J]
.文学遗产,2008(2):17-24.
被引量:7
9
张朝富.
“鸿都门学”的建立与汉末“文人群落”重组[J]
.青海社会科学,2008(3):118-121.
10
温志拔.
论东汉文人群体性特征与东汉文章创作[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6):18-20.
1
唐良鹏.
论吕布形象单一化的演变过程[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4):55-59.
被引量:5
中国文学研究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