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今一提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就会让人条件反射,联想到“礼教吃人”,而完全不顾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原文说狂人深夜难眠,看到历史书上满纸“仁义道德”,仔细推究才发现字缝里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个情节被启蒙精英推理为“礼教吃人”主题的有力证据,但,究竟是“仁义道德”吃人,还是有人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吃人?狂人为何看到“仁义道德”并不惊慌,只是不肯相信,而只有在戳穿其“吃人”阴谋真相时才毛骨悚然?这个逻辑链条本来十分清晰,却让很多对传统文化充满偏见的新青年忽略,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6,共10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礼教批判的叙事策略与偏差研究(GD16CZW06)"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