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刑事案件差异化证明标准的证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国,立法中有刑事证明标准差异化倾向、理论上有层次论作为基础,实践中也有相关的探索,故刑事案件实行差异化证明标准具有可行性。考察两大法系的刑事证据制度,也均实行有差别的证明标准,同时设置了相关的配套规则和义务。我国在具体构建时,可根据被告人认罪与否、罪行轻重、案件难易程度等不同实行有差别的证明标准。
作者
陈思
机构地区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局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7年第11期26-29,共4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差异化证明标准
证据制度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蔡宏图,毛仲玉.
“排除合理怀疑”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J]
.河北法学,2014,32(9):117-122.
被引量:6
2
吉冠浩.
刑事证明标准的形式一元论之提倡——兼论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路径[J]
.证据科学,2015,23(6):694-706.
被引量:15
3
陈卫东著..反思与建构 刑事证据的中国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47.
4
陈光中,周国均.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J]
.政法论坛,1983,1(3):60-66.
被引量:9
5
刘树选.
刑事诉讼中"两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18(2):87-91.
被引量:2
6
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36.
7
谢登科.
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证明标准[J]
.当代法学,2015,29(3):135-143.
被引量:70
8
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18.
9
约阿希姆.赫尔曼,程雷.
协商性司法——德国刑事程序中的辩诉交易?[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2):116-126.
被引量:53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赵秉志.
对“严打”中几个法律关系的思考[J]
.人民检察,2001(9):24-26.
被引量:11
2
胡常龙.
走出刑事证明标准的几个理论误区——兼论刑事证明标准的设立基准[J]
.法学论坛,2009,24(5):100-106.
被引量:8
3
余剑.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在我国刑事审判中的运用——合理定位及实践意义探讨[J]
.东方法学,2008(5):154-160.
被引量:14
4
李忠诚.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理解[J]
.人民检察,1996(9):42-43.
被引量:3
5
王青.
排除合理怀疑的内涵及其合理性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4):51-54.
被引量:4
6
董玉庭.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实践把握[J]
.人民检察,2004(9):43-46.
被引量:4
7
汪海燕,范培根.
论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从证明责任角度的思考[J]
.政法论坛,2001,19(5):81-91.
被引量:47
8
熊秋红.
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J]
.法商研究,2003,20(1):79-85.
被引量:67
9
李玉萍.
论心证的合理性及其保障[J]
.河北法学,2002,20(1):53-56.
被引量:3
10
郝新东.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的定罪标准[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80-8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3
1
纵博.
刑事证明对象理论的反思与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5):89-106.
被引量:2
2
熊晓彪.
证明标准多维解构与体系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4):157-176.
被引量:4
3
谢澍.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46-168.
被引量:24
4
向燕.
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J]
.法学研究,2021(1):103-121.
被引量:52
5
刘华飞.
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审查标准类型化探究[J]
.天津滨海法学,2021(1):143-153.
6
郝万爽.
论被告人撤回有罪供述的证据能力构建——美国410规则对我国的启迪[J]
.证据科学,2021(2):179-194.
被引量:5
7
祝发东.
关于证据事实应否成为诉讼证明对象的几点思考[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2):52-55.
被引量:1
8
刘志成,熊明.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解不诉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85-90.
被引量:23
9
潘金贵.
我国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2):89-94.
被引量:10
10
覃珠坚.
论刑事证据的法律适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24-128.
同被引文献
27
1
胡云腾,周加海,刘涛.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
.人民司法,2011(9):22-27.
被引量:22
2
黄应生.
《关于适用刑法第六十四条有关问题的批复》的解读[J]
.人民司法,2014(5):27-29.
被引量:22
3
左卫民.
“印证”证明模式反思与重塑:基于中国刑事错案的反思[J]
.中国法学,2016(1):162-176.
被引量:152
4
樊崇义,李思远.
论电子证据时代的到来[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2):99-106.
被引量:57
5
姚志强.
刑事案件可实行差异化证明标准——“刑事案件差异化证明标准”研讨会观点综述[J]
.人民检察,2016,0(10):52-53.
被引量:3
6
龙宗智.
寻求有效取证与保证权利的平衡——评“两高一部”电子数据证据规定[J]
.法学,2016(11):7-14.
被引量:102
7
刘品新.
电子证据的基础理论[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25(1):151-159.
被引量:106
8
徐庆天.
浅谈刑事案件差异化证明标准[J]
.犯罪研究,2016(6):71-74.
被引量:6
9
陈耀武,彭辉.
电子数据类证据司法适用的困惑及应对措施[J]
.中国检察官,2017(7):42-44.
被引量:1
10
公安部出台规定 电信诈骗诈骗资金分三种情况返还[J]
.中国防伪报道,2017,0(4):77-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书静,吴成杰.
网络犯罪治理的实务难题及其立法完善[J]
.现代法治研究,2019(1):102-1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洪树湘.
校园网络诈骗犯罪的困境反思与司法应对[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3):29-31.
被引量:2
1
余向阳,徐志兵,等.
确立三大诉讼不同证明标准简论[J]
.经济与法,2000(12):19-20.
2
熊健珩,孙晓玲.
规范工商所办案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11):56-56.
3
袁春兰.
两大法系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J]
.河北法学,2005,23(4):136-139.
被引量:21
4
李岸曰.
两大法系房地产概念之比较研究[J]
.当代法学,2001,15(6):52-55.
被引量:1
5
邱飞.
论私人收集证据的合法性[J]
.经济与法,2003(5):24-25.
6
徐立颖.
“严打”整治斗争中批捕起诉的证明标准[J]
.青海检察,2002(3):24-26.
7
王小新.
法院分案系统的检视与重构——以X法院刑事案件分配为例[J]
.法律适用,2016(4):112-116.
被引量:7
8
林伟.
怎样请律师才合算[J]
.中国牧业通讯,2004(2):54-54.
9
李森.
刑事指导性案例同司法解释的关系——补充说的证成[J]
.齐鲁学刊,2017(3):112-118.
被引量:8
10
高一飞,李洪阳.
新一轮陪审制改革中问题列表制度的引进与设计[J]
.甘肃理论学刊,2016(4):113-123.
被引量:7
中国检察官
201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