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微观金融人才培养的公司金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金融学学科发展模式已进入微观金融时代,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修养型人才,应大力发展微观金融课程。公司金融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微观金融核心课程,其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因此,研究公司金融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应用型微观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雷营武
机构地区
昌首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15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公司金融
实践教学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新,向为民.
《公司金融》实施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93-94.
被引量:4
2
孙伍琴.
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以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4):1-4.
被引量:8
3
杨云峰,孙博文.
公司金融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9):67-68.
被引量:5
4
田娴.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司金融”课内实践设计[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4):139-14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书润.
高校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前沿,2005(4):143-146.
被引量:28
2
邵宇.
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6):48-49.
被引量:29
3
李艳荣.
公司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J]
.财经科学,2006(12):32-38.
被引量:6
4
浙江财经学院课题组,虞群娥.
金融人才培养特色若干问题思考[J]
.浙江金融,2007(8):59-60.
被引量:5
5
张亦春.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王广谦.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34.
被引量:1
6
刘晓星.
关于金融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151-155.
被引量:15
7
陆国栋.
关于大学教学中若干要素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1):11-13.
被引量:21
8
张金学,张宝歌.
构建探究讨论式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11(23):32-34.
被引量:69
9
陈爱民.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J]
.广西社会科学,2012(3):179-181.
被引量:11
10
谢岚.
公司理财与投资学金融建模辅助教学改革研究[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2):72-7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4
1
邓可斌.
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差异——内容侧重和教学法的选择[J]
.金融教育研究,2011,24(2):76-80.
被引量:8
2
何颖媛.
新形势下金融学教学的挑战与改革探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14,28(3):139-141.
3
蒋俊贤.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金融课程体系优化策略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6):154-156.
4
冷丽莲,刘智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本科金融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
.高教学刊,2015,1(2):43-44.
被引量:1
5
马路贤,陈彩营.
三本院校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市场论坛,2015(4):90-90.
6
田娴.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司金融”课内实践设计[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4):139-141.
被引量:1
7
赵明慧.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司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当代教研论丛,2016,0(4):123-123.
8
唐菁菁,黄兰棵.
我国高校《公司金融学》课程改革探讨[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5):83-85.
被引量:1
9
徐少华.
刍议《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基于本科层次教学内容的视角[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80-82.
被引量:1
10
高玲玲.
本科《公司金融》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探讨[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5):101-103.
被引量:2
1
田艳玲.
制糖专业工读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办学模式探讨[J]
.广西轻工业,2008,24(8):187-188.
被引量:1
2
王运成.
校企合作发展网络管理专业模式探讨[J]
.考试周刊,2008,0(28):165-166.
3
王利东.
高职院校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6(3).
被引量:3
4
吕鹰飞,施晓春.
关于提升高职金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1):65-66.
5
王敏,周恩才.
强化物理教学的应用性——课堂教学与实验改革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1999(9):73-73.
6
汤明远,刘冀洪.
谈《财政与金融》课程的学习[J]
.考试与招生,1996(8):14-15.
7
彭欢.
从金融学的研究领域看金融教材的设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48-48.
8
张慧瑶.
互联网金融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才智,2014,0(22):88-88.
被引量:1
9
柯戈.
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院金融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
.时代金融,2016(21):22-23.
被引量:8
10
张晓洲.
浅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
.山东电大学报,1997(2):32-33.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