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当代民族声乐之滥觞——20世纪中期中国民族声乐之发展评述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回顾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民族声乐的发展。20世纪中期是万象更新、思想解放的时期,民族声乐在这样的时期肇始,并奠定和形成了中国民族声乐日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框架。
作者
魏艳斐
机构地区
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9,208,共6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民族声乐
20世纪中期
滥觞
评述
分类号
J616.2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1
赵沨.
声乐表演的民族形式和外来形式的民族化问题[J]
.人民音乐,1963(Z1):17-18.
被引量:4
2
汤雪耕.
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初步探索和几点体会[J]
.人民音乐,1963(Z1):8-12.
被引量:13
3
雍谊.
欧洲唱法怎样民族化——访劳景贤、蔡绍序、董爱琳、周碧珍同志[J]
.人民音乐,1963(7):25-27.
被引量:5
4
李焕之.
谈谈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在独唱独奏音乐座谈会上的发言[J]
.人民音乐,1963(6):5-8.
被引量:7
5
汤雪耕.
民族声乐的发展和提高[J]
.人民音乐,1963(2):7-10.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38
1
肖璇.
民歌的教育传承与中国声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2):60-68.
被引量:14
2
秦春风.
基于半声唱法对民族声乐课程教学的价值体现[J]
.神州印象,2019,0(4):131-132.
被引量:1
3
肖璇.
中国声乐的建构与展望[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1):100-108.
被引量:7
4
彭小玲.
建国17年中国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探索与启示[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3):85-88.
被引量:5
5
李萍.
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J]
.音乐研究,2006(2):93-98.
被引量:19
6
黄琦.
对中国民族声乐界定的思考[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4(2):40-46.
被引量:18
7
邹渊.
试析传统戏曲中的气息原理与运用[J]
.四川戏剧,2008(1):78-79.
被引量:1
8
颜铁军.
从多元文化角度审视民族声乐的发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3):115-118.
被引量:11
9
郭克俭.
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问题的追溯与反思[J]
.音乐研究,2010(3):60-73.
被引量:17
10
李改芳.
综述2006年以来兴起的“原生态唱法”之争[J]
.音乐创作,2010(4):188-19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9
1
徐占占.
科学的发声 民族的风格——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经验探讨[J]
.人民音乐,1999(10):18-22.
被引量:6
2
张坚.
中国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异同[J]
.戏剧之家,2013(11):133-133.
被引量:5
3
記者.
记全国声乐教学会议[J]
.人民音乐,1957(3).
被引量:15
4
何卫,王金宝.
中国声乐走向世界的思考[J]
.艺术教育,2004(6):34-34.
被引量:6
5
郭克俭.
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兼及近年来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问题检讨[J]
.音乐研究,2004(4):85-90.
被引量:46
6
杨仲华.
民族性 科学性 艺术性 时代性——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学术定位[J]
.中国音乐,2005(3):6-16.
被引量:37
7
杨仲华.
声情并茂 唱演俱佳 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J]
.中国音乐,2005(2):28-38.
被引量:45
8
徐敦广.
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6-139.
被引量:20
9
王永令.
美声歌曲创作随谈[J]
.歌曲,2002,0(3):74-74.
被引量:1
10
李爽霞.
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J]
.艺术教育,2013(9):77-7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李琳琳.
谈美声演唱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
.音乐生活,2018(12):72-73.
被引量:1
2
曹洋.
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分析[J]
.当代音乐,2018(2):85-87.
被引量:1
3
赵振帮.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研究[J]
.戏剧之家,2018(36):212-212.
4
刘淘.
新时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思考[J]
.北方音乐,2019,39(1):3-5.
被引量:5
5
秦卫红.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9(6):104-105.
被引量:6
6
姚瑶.
中国民族声乐专业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状思考[J]
.人民音乐,2020(2):68-71.
被引量:6
7
贺阳阳.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重要性[J]
.大观(论坛),2021(8):33-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杨丁子.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研究[J]
.戏剧之家,2019,0(19):70-71.
被引量:4
2
易萱,王铭勋.
新时代主旋律歌曲演唱研究[J]
.戏剧之家,2020,0(6):43-43.
被引量:1
3
李莎,郭民建.
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的设计[J]
.当代音乐,2020(6):33-34.
被引量:1
4
李文浩.
中国民族室内乐的演奏形态及音色特征分析[J]
.北方音乐,2020,40(12):44-45.
被引量:3
5
钟明瞭,黄晨旭,汪忠杰.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21(2):63-64.
被引量:2
6
杨学进,方静.
浅论新时代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基于对“少数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J]
.民族音乐,2021(1):27-30.
被引量:2
7
张蕾,戴鸿敏,沈艳.
我国民族传统声乐的传承和发展路径[J]
.鄂州大学学报,2021,28(3):63-65.
被引量:2
8
于丽红.
沟通传统与现代、专业音乐与非遗文化的学术实践——由“非遗”优秀声乐作品展演“茶马古道川藏线音乐会”引发的思考[J]
.四川戏剧,2021(3):130-133.
被引量:2
9
张洪波.
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声乐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6):86-90.
10
陈星汝.
新时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思考[J]
.当代音乐,2022(1):105-107.
被引量:1
1
何孝清.
新疆水彩画发展评述[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9(1):40-44.
被引量:1
2
石悦.
钢琴触键种类与方式及其自身发展评述[J]
.青春岁月,2012,0(10):27-27.
3
杨东,周树国.
笔下开生面——仫佬剧的当代发展评述[J]
.大学教育,2013(23):56-57.
4
雷娟.
我国抗战题材电影发展评述[J]
.电影文学,2015(17):7-9.
被引量:1
5
路春艳.
2004年电视剧产业发展评述[J]
.电影艺术,2005(3):39-41.
中国音乐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