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野生紫斑牡丹驯化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子午岭太白林区野生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幼苗为移植驯化材料,通过4a的栽培观察,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野生紫斑牡丹幼苗是可以驯化栽培的,且成活率达85%以上,4a后保存率达80%以上,解决了紫斑牡丹扩繁难的问题,为今后充分挖掘野牡丹资源,大面积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段剑青
何志瑞
机构地区
庆阳市国营合水林业总场
出处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74-75,共2页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紫斑牡丹
PAEONIA
rockii
驯化
栽培
技术
子午岭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周仁超,姚崇怀,潘俊,尹黎燕.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初步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1):59-60.
被引量:53
2
刘立品..子午岭木本植物志[M],1998.
3
唐红,张亮,刘文兰,朱晓霞,杨晓霞.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及生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5):51-53.
被引量:10
4
赵林娜.
寒冷地区百年紫斑牡丹引种栽培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1):42-44.
被引量:5
5
张发成.
甘南高原野生紫斑牡丹引种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3(7):55-5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张希彪,上官周平.
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5,24(8):872-877.
被引量:20
2
景新明,郑光华,裴颜龙,洪德元.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与其致濒的关系[J]
.生物多样性,1995,3(2):84-87.
被引量:55
3
祁越峰,马辉.
子午岭林区野生紫斑牡丹资源调查及保护措施研究[J]
.甘肃科技,2007,23(4):214-215.
被引量:5
4
成仿云,李嘉珏,陈德忠.
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J]
.园艺学报,1997,24(2):180-184.
被引量:90
5
甘南州林业志编纂委员会.甘南林业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6
先朝阳.合水发现国内最大紫斑牡丹群落[N]甘肃日报,2008.
被引量:1
7
成仿云.中国紫斑牡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8
李刚,朱志红,王孝安,郭华.
子午岭辽东栎群落乔木种间联结与取样面积[J]
.生态学杂志,2008,27(5):689-696.
被引量:23
9
梁向锋,赵世伟,张亚莉,赵勇钢,华娟,张扬.
子午岭次生林区土壤持水力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15-19.
被引量:5
10
梁向锋,赵世伟,华娟,张扬.
子午岭林区典型植被下土壤结构及稳定性指标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3):12-16.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63
1
刘心民,程逸远,张霁,索延星.
牡丹种子萌发特性与播种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河南林业科技,2005,25(4):38-40.
被引量:28
2
林松明,徐迎春,蔡志仁,程明.
打破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1):84-86.
被引量:37
3
杨红超,裴冬丽.
牡丹种子胚培养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2):108-110.
被引量:24
4
李澎,陆秀君.
林木种子休眠研究进展[J]
.辽宁林业科技,2006(1):41-44.
被引量:1
5
贾文庆,王广印,刘宇.
牡丹种胚离体培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41-6441.
被引量:9
6
范丙友,高水平,史国安,孔祥生.
赤霉素和低温打破牡丹上胚轴休眠技术研究[J]
.种子,2007,26(3):1-3.
被引量:20
7
娄方芳,赵林森,李宗艳.
昆明西山野生黄牡丹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初步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5):34-37.
被引量:23
8
辛莉,施江,孔祥生,高双成,史国安.
牡丹·芍药应用基础研究现状及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80-4083.
9
张霁,刘心民.
低温解除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08,49(3):295-296.
被引量:7
10
高水平,范丙友,刘改秀,孔祥生,杨子彦,裴俊利,张茜宇.
牡丹、芍药种子上胚轴休眠解除效应初步研究[J]
.北方园艺,2008(5):116-118.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15
1
祁越峰,马辉.
子午岭林区野生紫斑牡丹资源调查及保护措施研究[J]
.甘肃科技,2007,23(4):214-215.
被引量:5
2
高昌勇.
不同牡丹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36-11036.
被引量:5
3
唐红,张亮,刘文兰,朱晓霞,杨晓霞.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及生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5):51-53.
被引量:10
4
张发成.
甘南高原野生紫斑牡丹引种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3(7):55-56.
被引量:2
5
周仁超,姚崇怀,潘俊,尹黎燕.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初步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1):59-60.
被引量:53
6
王世全,何得平.
油用紫斑牡丹育苗技术[J]
.农村百事通,2017(8):29-30.
被引量:2
7
马杰,何博,豆丽萍.
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研究进展及其保护利用建议[J]
.林业科技通讯,2018,0(2):66-67.
被引量:1
8
仇云云,崔健,刘雪,蒋亚蓉,张艳,袁涛.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原因初探[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35(3):497-504.
被引量:8
9
周仁超,于东明,黄言强,杨仍阁.
紫斑牡丹的濒危机制与保护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3):74-75.
被引量:14
10
潘昊磊,赵毅,石文昊,许天琪,金泽阳.
牡丹种子休眠与萌发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20):128-12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吕立君,席忠诚.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13):49-51.
被引量:5
2
何志瑞,贾随太,蒋巍,张贻贻,王矜.
播期和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紫斑牡丹种子发芽的影响[J]
.特产研究,2022,44(3):87-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石欣隆,刘伟,张琳,刘改秀,刘普,侯小改.
紫斑牡丹籽产量及籽油品质综合评价[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6):73-80.
被引量:7
2
何志瑞,贾随太,蒋巍,张贻贻,王矜.
播期和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紫斑牡丹种子发芽的影响[J]
.特产研究,2022,44(3):87-90.
被引量:2
3
杨相民.
小陇山林区紫斑牡丹栽培育苗技术研究[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5):177-179.
被引量:3
4
郭利利.
紫斑牡丹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
.种子科技,2023,41(14):63-65.
被引量:2
5
王成元,王霞.
紫斑牡丹的育苗和栽培技术措施分析[J]
.种子科技,2023,41(16):84-86.
被引量:1
6
高龙,李亚利,康晓育,杨柯,魏宁,陈迪,扈新民.
秦岭特有濒危及生境局限性植物迁地保育[J]
.林业科技通讯,2024(3):5-12.
被引量:1
1
花讯拾零[J]
.花木盆景(上半月),2003(6):50-50.
2
何小军.
浅析如何扩大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5):62-62.
3
杨小霞.
抓住机遇 保护好野生紫斑牡丹群落[J]
.中国林业,2010(10):21-21.
4
祁越峰,马辉.
子午岭林区野生紫斑牡丹资源调查及保护措施研究[J]
.甘肃科技,2007,23(4):214-215.
被引量:5
5
张发成.
甘南高原野生紫斑牡丹引种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3(7):55-56.
被引量:2
6
林海.
合水野生紫斑牡丹园[J]
.国土绿化,2004(3):40-40.
7
秦伟,沈其璋.
水库移植驯化大银鱼具有广阔前景[J]
.中国水产,1993(9):12-12.
被引量:1
8
解玉浩.
关于池沼公鱼移植驯化问题[J]
.水产科学,1989,8(4):1-5.
被引量:5
9
易伯鲁.
谈谈鱼类的移植驯化[J]
.湖南水产科技,1982(4):1-2.
10
唐红,张亮,刘文兰,朱晓霞,杨晓霞.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及生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5):51-53.
被引量:10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