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政治科学》
2007年第1期31-54,156,共25页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同被引文献36
-
1刘宏松.中国参与非正式国际制度:以APEC和ARF为例[J].国际展望,2009,1(1):42-54. 被引量:6
-
2任勇.国家自主性: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变量[J].重庆社会科学,2004(3):133-136. 被引量:13
-
3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11-16. 被引量:68
-
4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17-22. 被引量:68
-
5龚向前.试析国际法上的“软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软法”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6,21(2):98-100. 被引量:26
-
6张海滨.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连续性与变化及其原因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0):36-43. 被引量:29
-
7陈迎.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及对中国谈判立场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2):52-59. 被引量:20
-
8朱天飚.《什么是比较政治经济学》,载于[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著.《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等译,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前言”部分第2页. 被引量:1
-
9王正毅.《国家利益是合法性相互制约的利益》,载于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被引量:1
-
10(美)托马斯·R.戴伊(ThomasR.Dye)著,彭勃等.理解公共政策[M]华夏出版社,200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53
-
1程晓勇.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角色进阶[J].现代国际关系,2023(6):124-142. 被引量:2
-
2冯康.论国际机制合法性与国际规则内化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4(1).
-
3丁韶彬.社会化视角下世界银行与中国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8(9):66-72. 被引量:4
-
4田野,林菁.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治理--一种政治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5):6-16. 被引量:7
-
5刘宏松.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态度、行为与成效[J].国际观察,2009(6):1-8. 被引量:10
-
6郑雪飞.国家自主性研究层次评析[J].人文杂志,2011(1):52-56. 被引量:4
-
7李建民,孙雁冰.国际制度、国家自主性与低碳经济——兼论中国的政策选择[J].东疆学刊,2011,28(2):65-71. 被引量:2
-
8尹易雯.浅析社会转型期的国家自主性构建——以利益群体分化为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4):62-65.
-
9肖斌,张晓慧.区域间的不对称与制衡行为——以欧盟与东盟关系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11):137-156. 被引量:9
-
10程晓勇.国际气候治理规范的演进与传播:以印度为案例[J].南亚研究季刊,2012(2):26-32. 被引量:9
-
1樊诗琴.论宪法信仰[J].法制与社会,2007(2):52-53.
-
2陈晓春,张喜辉,赵珊.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构建探析[J].湖湘论坛,2010,23(3):75-78. 被引量:4
-
3何国萍.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社科纵横,2013,28(3):58-62. 被引量:1
-
4冯璩.论证据开示制度对我国证据交换的启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6):98-101.
-
5陈建芳.论环境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1).
-
6莫勇波.决策转型是现代领导工作的必然选择[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14-18.
-
7龙峰.宪法视野下环境制度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4):38-40.
-
8卢静.透析全球环境治理的困境[J].教学与研究,2010(8):73-80. 被引量:12
-
9龙峰,李丽.法学语境下我国环境制度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刍议[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2):60-67. 被引量:1
-
10曾建平,邹平林.环境制度的伦理困境与环境伦理的制度困境——兼论新《环境保护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5(3):46-5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