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银行存差、存贷比例现状的原因分析——基于湖北省孝感市的经济金融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全国范围来看,存差并不是某个地区所独有现象,而是因地理环境不同,呈现的状态也有差异。本文为了更好的研究银行存差、存贷比例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主要从孝感市金融视角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得出最终结论:孝感市银行业呈现出存差偏高、存贷比例偏低的现象,其中,导致存贷比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贷款规模接近存款规模,而经济主体资金能力弱,融资项目与信贷资金不匹配,银行信贷资金供给难以适应企业需要等也会导致到存差偏高、存贷比例偏低。
作者
陈肖
机构地区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7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存差
存贷比例
金融机构
银行业
分类号
F832.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孙工声.
关于银行存差现象的分析报告[J]
.中国金融,2005(14):28-30.
被引量:11
2
顾永平.
江苏金融机构存贷差问题的成因探讨[J]
.江苏统计,2003(9):14-16.
被引量:2
3
费方域,江鹏,陈笛霏.
银行体系内生流动性风险及监管理论评述[J]
.新金融,2012(8):29-32.
被引量:15
4
伍志文,鞠方,赵细英.
我国银行存差扩大成因的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4,30(4):27-38.
被引量:17
5
黄婷.
农村信用社存贷差及其原因分析——以福鼎市为例[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4(1):54-59.
被引量:1
6
周向雯.
我国银行存差问题的实证研究(1995-2004年)——基于银行行为和制度变迁的分析[J]
.学术研究,2006(3):66-72.
被引量:3
7
巴曙松,王璟怡,王茜.
流动性风险监管:巴塞尔协议Ⅲ下的新挑战[J]
.中国金融,2011(1):27-28.
被引量:27
8
陈云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9
中部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及政策建议[J]
.金融研究,2007(09B):100-109.
被引量:2
10
汪洋.
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历史沿革和含义变化[J]
.经济学(季刊),2007,6(3):781-800.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孙工声.
关于银行存差现象的分析报告[J]
.中国金融,2005(14):28-30.
被引量:11
2
武士国.
对当前金融机构存差问题的几点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1995(9):35-38.
被引量:5
3
中国国有银行业资金配置分析研究报告[J]
.国际金融研究,1996(5):49-56.
被引量:2
4
王彩峰.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巨额存差的分析[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3):63-67.
被引量:3
5
张晓慧.
正确认识当前的“存差”问题[J]
.中国金融,2006(4):29-31.
被引量:26
6
杨万东.
商业银行存贷差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2):75-79.
被引量:8
7
周向雯.
我国银行存差问题的实证研究(1995-2004年)——基于银行行为和制度变迁的分析[J]
.学术研究,2006(3):66-72.
被引量:3
8
李斌.
存差、金融控制与铸币税——兼对我国“M2/GDP过高之谜”的再解释[J]
.管理世界,2006,22(3):29-39.
被引量:41
9
衷新如,袁晋华,杜晖.
透视存差现象[J]
.金融与经济,2006(4):29-31.
被引量:2
10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施海松.
关于存差问题的再研究[J]
.上海金融,2006(4):8-1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8
1
张冰玉.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要求评述[J]
.时代金融,2020,0(1):40-42.
2
朱光.
农合机构近十年资产负债表结构的演变——基于存差资金的视角[J]
.大众投资指南,2020,0(4):224-224.
被引量:1
3
张玉梅,鲍静海,秦磊.
河北省银行业存差扩大成因与解决对策[J]
.河北金融,2010(3):9-12.
被引量:1
4
赵平,胡玲娜.
金融机构地区存差水平决定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西南金融,2013(11):6-10.
被引量:1
5
杨万东.
商业银行存贷差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2):75-79.
被引量:8
6
周向雯.
我国银行存差问题的实证研究(1995-2004年)——基于银行行为和制度变迁的分析[J]
.学术研究,2006(3):66-72.
被引量:3
7
李斌.
存差、金融控制与铸币税——兼对我国“M2/GDP过高之谜”的再解释[J]
.管理世界,2006,22(3):29-39.
被引量:41
8
卫新江,陈金明.
巨额存差背景下的银行保险:机遇与问题[J]
.国际金融研究,2006(6):38-42.
9
马莉.
检视我国商业银行存差放大[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27-30.
被引量:1
10
李宏瑾.
中央银行、信用货币创造与“存差”——兼对近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操作行为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6(10):8-22.
被引量:17
1
李坚宝.
依托资本市场 增强资金实力——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面临机遇[J]
.新金融,2000(4):10-11.
2
李安泽.
地方政府职能与地方财力研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43-45.
被引量:7
3
杨蕊,谢奕萍.
论云南省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改善的政策体系建设[J]
.民营科技,2013(3):93-94.
4
丁德明.
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1994,0(2):42-45.
5
马菊香.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河北金融,2004,0(2):53-53.
6
刘志军.
利用拆入资金发放贷款不可取[J]
.吉林金融研究,2005(7):45-46.
7
葛列俊.
论山区信用社效益实现与抉择[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1994,0(11):38-39.
8
海棠.
我国金融租赁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7(4):48-48.
9
杨福刚.
天津市2012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说明——2012年7月17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J]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2,0(4):71-72.
10
王洪林.
要给信用社创造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J]
.浙江金融,1990,0(6):41-41.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