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马思聪和声技法的研究及认识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青年时期的马思聪在法国巴黎学习小提琴与作曲,由于较少接触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因此他自认为其早期音乐创作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均缺少民族风格。1935年他以广东海丰县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了小提琴独奏曲《摇篮曲》,从而开始探寻和使用与旋律风格既相适应又相拓展的和声手法。他的探寻是全方位的,从和声结构的多样化到调式、调性的扩展处理,从富有特色的织体构成到突出色彩功能的和声进行,都做了有成效的创造性运用。
作者 樊祖荫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6,共12页 Mus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2AD005)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

  • 1苏夏为.《马思聪小提琴曲集》所作之《跋》. 被引量:1
  • 2徐迟.马思聪[A],马思聪研究会.论马思聪[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430—39. 被引量:1
  • 3樊祖荫.论马思聪《中国民歌新唱》中的和声技法[A].马思聪研究会.论马思聪[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256—7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7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