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广泛使用汉语双音节,将多音节作为诗歌的主旋律,强调诗歌的意境、映像、隐喻等诗歌情境,此外通过诗人在翻译西方现代诗歌的过程中艺术再创作,可以有效实现西方现代诗的优美意境。我国不同形态的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在深受意象派诗论和意象艺术影响的同时,也广受西方现代主义的象征化意象艺术影响;虚词等文本语言的广泛应用就成为现代汉语转型的显著标志,在现代汉语诗歌语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 姜秀莎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30-131,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8

  • 1.《闻一多全集》第2卷[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被引量:10
  • 2赵毅衡,张文江.《卞之琳:中西诗学的融合》,见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06页. 被引量:1
  • 3李广田.《诗的艺术:论卞之琳的〈十年诗草〉》,《诗的艺术》,上海开明书店,1943年,第47页. 被引量:2
  • 4黄永武.中国诗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被引量:4
  • 5梁启超:《变法通译·论译书》,《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8页. 被引量:1
  • 6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页. 被引量:1
  • 7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沫若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45页. 被引量:1
  • 81921年1月《郭沫若致李石岑信》,《郭沫若书信集·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7-~88页. 被引量:1
  • 9郑振铎:《处女与媒婆》,《文学旬刊》1921年第4期. 被引量:1
  • 101921年6月14日《郭沫若致郑振铎信》,《文学旬刊》1921年第6期.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