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方式与投资驱动模式转变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低级向高级非连续性缓慢演变过程。鉴于此,该文结合危机前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从后发优势视角剖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并抓住转变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作者
周强
朱兰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3,共5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经济发展方式
后发优势
投资驱动转变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23
同被引文献
12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0
参考文献
7
1
林毅夫,苏剑.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
.管理世界,2007,23(11):5-13.
被引量:272
2
张五常著·译..中国的经济制度 神州大地增订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05.
3
郭熙保.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新解——来自后发优势视角[J]
.学术月刊,2009,41(2):63-71.
被引量:41
4
郭庆旺,贾俊雪.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
.经济研究,2005,40(6):51-60.
被引量:1223
5
范志勇,毛学峰.
开放条件下中国收入增长的效率及结构特征:1981—2010[J]
.经济研究,2013,48(3):30-42.
被引量:18
6
董敏杰,梁泳梅.
1978—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一个非参数分解框架[J]
.经济研究,2013,48(5):17-32.
被引量:67
7
蔡昉.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
.经济研究,2010,45(4):4-13.
被引量:1254
二级参考文献
142
1
王清杨,李勇.
技术进步和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兼评索洛的“余值法”[J]
.中国社会科学,1992(2):85-96.
被引量:8
2
陈宽,谢千里,t·罗斯基,王宏昌,郑玉歆.
中国国营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8(4):37-44.
被引量:15
3
郭庆旺,贾俊雪.
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
.管理世界,2004,20(7):22-28.
被引量:84
4
于学军.
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
.人口研究,2002,26(3):9-15.
被引量:70
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687
6
颜鹏飞,王兵.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4,39(12):55-65.
被引量:738
7
张神根.
试析1992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8(5):33-42.
被引量:3
8
郑京海,胡鞍钢.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
.经济学(季刊),2005,4(2):263-296.
被引量:350
9
涂正革,肖耿.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
.经济研究,2005,40(3):4-15.
被引量:443
10
李小平,朱钟棣.
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
.管理世界,2005,21(4):56-64.
被引量:245
共引文献
2823
1
吕建强,许艳丽.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技能短缺及治理框架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1(1):17-23.
被引量:17
2
杨宇光.
中国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特征研究——基于统一增长模型的探讨[J]
.中国物价,2021(1):31-34.
3
沈和斌,邓富华.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23(12):59-69.
被引量:6
4
周志鹏,文乐.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对城市创新能力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4):66-82.
被引量:2
5
罗瑞,王琴梅.
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J]
.《资本论》研究,2022(1):157-182.
6
解晋.
要素市场扭曲的增长方式效应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0(3):20-30.
被引量:3
7
梁声远.
人力资本流动与区域发展失衡[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40(4):47-55.
被引量:1
8
蔡昱,龚刚.
“看不见的手”与中国增长奇迹:激励机制还是资源配置机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0(2):3-14.
被引量:11
9
李伟.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度评估:基于政策阶段的讨论[J]
.西部金融,2024(3):34-43.
被引量:1
10
咸金坤,汪伟,兰袁.
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脱实向虚”了吗?——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微观证据[J]
.投资研究,2022,41(7):20-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6
1
张羽飞,原长弘.
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演进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22,40(5):852-862.
被引量:63
2
白让让.
电煤价格、产业政策与火力发电产业的技术结构升级[J]
.财经研究,2014,40(12):76-88.
被引量:9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687
4
张翼,李辰.
股权结构、现金流与资本投资[J]
.经济学(季刊),2005,5(1):229-246.
被引量:73
5
金煜,陈钊,陆铭.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
.经济研究,2006,41(4):79-89.
被引量:658
6
孙广生.
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6(3):62-73.
被引量:74
7
傅晓霞,吴利学.
随机生产前沿方法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南开经济研究,2006(2):130-141.
被引量:43
8
沈坤荣,付文林,晓鸥(校对).
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J]
.经济研究,2006,41(6):16-26.
被引量:400
9
王闰平,陈凯.
资源富集地区经济贫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06,28(4):158-165.
被引量:51
10
张复明,景普秋.
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2006(6):78-87.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11
1
刘耀鸿.
浅谈供给侧改革下辽宁经济发展模式[J]
.现代商业,2017(33):83-84.
被引量:2
2
王雨佳.
供给侧改革下能源关系及价格现状——以煤电产业链为例[J]
.现代经济探讨,2018,0(7):26-33.
被引量:7
3
杨博,王林辉,赵景.
中国经济“结构性加速”转向“结构性减速”源于产业结构吗?——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5):65-79.
被引量:12
4
胡亚兰,鲍金红.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商业保险模式与优化策略——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18,0(12):127-132.
被引量:39
5
樊雪梅.
供给侧深度改革与经济结构重塑[J]
.河南社会科学,2017,25(9):42-49.
被引量:2
6
李卉,付文林.
税收政策、融资现金流与企业投资选择[J]
.现代经济探讨,2018,0(4):1-8.
被引量:7
7
侯琦昱.
供给侧改革下经济发展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22):15-15.
8
薛慧芳.
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区域投资效益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5):54-61.
被引量:4
9
王凯.
两山论、两条底线与自然资源治理[J]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4):99-104.
被引量:6
10
张彩旺,王力.
经济增长模式选择及其演化路径分析[J]
.价值工程,2020,39(10):12-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胡晓辉.
财税政策产业激励效应的异质性分析——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例[J]
.浙江学刊,2021(2):120-129.
被引量:8
2
刘备,王林辉.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外地吸引与本地依赖[J]
.求是学刊,2020(5):66-75.
被引量:20
3
黄福华,李力辉.
新发展阶段我国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的新模式与新路径[J]
.物流研究,2021(2):38-46.
被引量:13
4
李晓梅,吴艳艳.
数字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67-173.
5
高佳明,张丽.
双碳目标下煤电产业链策略响应的演化博弈与实证分析[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4):65-77.
被引量:1
6
储涛,贾伟强.
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模式影响因素系统研究[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8-55.
被引量:5
7
张媛媛,邱兆祥.
开放经济下主导产业的动力机制转换对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启示[J]
.金融科学,2020(1):51-71.
8
张玉明,赵瑞瑞.
共享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9(6):58-65.
被引量:20
9
王勇.
煤电产能过剩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22):8-11.
被引量:1
10
樊奕.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状态分析与投资方向探讨[J]
.现代营销(下),2018(10):6-7.
被引量:1
1
王永刚.
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J]
.商业研究,2002(5):155-157.
被引量:7
2
尹可.
经济发展与连续性的关系[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1Z):30-30.
3
刘亚楠.
财富分配理论及其启示[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1):4-5.
4
刘那日苏.
资源型区域规避“资源诅咒”的路径选择[J]
.商业时代,2013(22):129-130.
5
胡俞越.
“保8”应该数量质量并重[J]
.决策探索,2009(20):1-1.
6
张军民.
新疆绿洲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及封闭性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11-13.
被引量:3
7
杨万江.
浙江发展的可持续性显著提高[J]
.学习与思考,1998(8):4-5.
8
唐利群.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27-30.
被引量:1
9
张茉楠说:中国财富分配的革命[J]
.中国信息化,2012(12):71-71.
10
张斯盾.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原因的宏观视角剖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2(12):19-21.
被引量:3
现代经济探讨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