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抗、矛盾与复杂——《红字》中海丝特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Hawthorne Nathaniel)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霍桑将自己对社会的探求和改造的愿望都寄托在海丝特的身上。本文通过分析这样一位具有反抗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的人物,表现人物凭借自身的觉悟、反抗、努力和美德获得自我救赎和灵魂升华,进而改变周围的人群和社会,也表达出作者所关注的社会和宗教问题。
作者
姜帆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4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霍桑
红字
海丝特
反抗性
救赎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1
吕昕.
霍桑《红字》中的象征意义研究[J]
.文化学刊,2017(2):98-100.
被引量:3
2
贾荟.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解析《红字》[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8):190-192.
被引量:1
3
王家和,杨屏.
《红字》的形式主义叙事解读[J]
.凯里学院学报,2018,36(5):58-62.
被引量:1
4
李栎.
基于语言学视角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评论——以《红字》为例[J]
.海外英语,2016(24):203-204.
被引量:5
5
仇海萍.
语言修辞视角下对霍桑《红字》写作特征的解读[J]
.语文建设,2013,0(12Z):27-28.
被引量:1
6
张利华.
语言学视角下对《红字》语言特点的赏析[J]
.语文建设,2014,0(06Z):43-44.
被引量:4
7
张承承.
从语言学视野看《红字》的语言特点[J]
.语文建设,2016(8X):29-3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徐未芳.
从语言学视角看《红字》的写作语言特点[J]
.菏泽学院学报,2019,41(1):34-37.
1
史丹.
平安是福[J]
.开心(老年),2008,0(9):56-56.
2
郭恺璇,张妲.
黑孩是怎样炼成的————莫言《透明的红萝卜》[J]
.神州,2013(27):8-8.
3
惠诗钦.
惠诗钦的诗[J]
.延安文学,2008,0(2):269-270.
4
彭敏.
毛姆小说《面纱》中凯蒂的自我救赎[J]
.作家,2014,0(07X):94-95.
5
张晓风.
老师,这样, 可以吗[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06(3):12-12.
6
杨森清.
余华小说《活着》关于苦难的悲剧性分析[J]
.作家,2008,0(16):19-20.
7
孙秀丽.
诗人华兹华斯及其眼中的自然[J]
.林区教学,2005,0(4):33-34.
被引量:1
8
黄金衔.
两地书[J]
.边疆文学,1998(8):67-67.
9
卢巧苹.
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象对成长主题的凸显[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5):123-125.
被引量:5
10
朱献贞.
九重美彩淡忧思——读冰虹的《光,照着(组诗)》[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12):72-74.
文教资料
2016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