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苯的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苯污染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危害,介绍了苯的各种来源。表明了苯污染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广泛,但由于其物化性质,其难以被彻底消除。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个方面介绍了主要的苯污染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作者
沈卫林
机构地区
桐乡市科技发展中心
出处
《科技风》
2017年第5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苯
苯污染
污染控制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6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75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1
裴炳安.
苯的危害及检测[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42(11):62-64.
被引量:22
2
夏昭林,孙品,张忠彬,金锡鹏.
苯的职业健康危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4):241-243.
被引量:92
3
问华肖,魏晨曦,陈绍恢,毛琳,杨旭.
苯和甲醛联合染毒对小鼠脾脏的损伤[J]
.生态毒理学报,2013,8(4):571-576.
被引量:8
4
赵静蕊.
苯与硝基苯的危害及其预防对策[J]
.劳动保护,2006(1):77-77.
被引量:8
5
宋伟,薛志鹏.
室内空气中苯的危害与来源浅谈[J]
.陕西建筑,2015,0(8):21-23.
被引量:2
6
姚勇,邸敏艳.
国内外清洁汽车汽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8,37(3):93-96.
被引量:19
7
马爱增,张大庆,潘锦程,任坚强.
降低汽油中苯含量的技术选择[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40(9):1-7.
被引量:19
8
邢恩会,谢文华,慕旭宏.
降低汽油苯含量技术进展[J]
.中外能源,2011,16(5):81-87.
被引量:12
9
鲁敏,赵学明,赵洁,刘功生,闫红梅.
室内苯污染胁迫下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5):457-463.
被引量:14
10
李丹丹.
自来水苯超标20倍 兰州全城抢购水[J]
.21世纪,2014,0(5):29-2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6
1
张娟,浦跃朴,尹立红,袁慧,宋雅辉.
环境危险因素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关系的研究[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3):186-189.
被引量:15
2
鲁敏,李伟,李小松.
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污染的反应[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9(3):38-41.
被引量:14
3
许友好,张久顺,马建国,龙军.
生产清洁汽油组分并增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工艺[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35(9):1-4.
被引量:79
4
鲁敏,王仁卿.
绿化植物受大气SO_2、铅复合污染伤害特征及抗性表现[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9(5):116-121.
被引量:17
5
蔡铖.
98号汽油的开发与质量控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5):34-37.
被引量:1
6
童贯和,梁惠玲.
模拟酸雨及其酸化土壤对小麦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和含氮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487-1492.
被引量:38
7
段昌群.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与植物的微进化[J]
.生态学杂志,1995,14(5):43-50.
被引量:53
8
杨哲,徐惠,刘纪端,朱华兴.
应对清洁燃料和清洁化生产的技术策略——2005年NPRA年会综述[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10):1-8.
被引量:6
9
多立安,高玉葆,赵树兰.
重金属递进胁迫对黑麦草初期生长的影响[J]
.植物研究,2006,26(1):117-122.
被引量:39
10
杜锁军,殷益敏,谢东俊.
居室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07S):60-6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75
1
蔡庆涛,王丽华,王莉萍,靳慧,訾亚平,周雪松,吴晓宏.
2015年上海市金山区312名苯系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现状[J]
.职业与健康,2018,0(1):25-27.
被引量:3
2
潘欣.
双柱串联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苯含量探究[J]
.区域治理,2019,0(5):182-183.
3
张宏.
2010-2011年太原某区重点职业病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2):268-270.
被引量:4
4
寿卫国,滕小敏,薛振宇.
苯的职业接触评估[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2):80-82.
被引量:5
5
王瑞祥,杨艳莉,宋卓敏,张国秀.
急性油漆中毒致中毒性脑病15例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8):1537-1538.
被引量:5
6
陈艳,李桂兰,许建宁,吴春玲.
毒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J]
.毒理学杂志,2007,21(1):11-15.
被引量:4
7
李玉文,张蕾.
对松花江的治理应加强联合毒性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57-58.
被引量:2
8
廖日炎,徐双喜,朱志良.
深圳公明街道苯系物职业危害情况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441-442.
被引量:6
9
罗云,张萍,娄世锋.
苯中毒致染色体复杂核型异常1例并文献复习[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0):1099-1100.
10
孙品,张忠彬,吴芬,万俊香,金锡鹏,夏昭林.
细胞色素CYP1A1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33(4):197-20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6
1
梁斌,管磊.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牙刷包装背卡中苯类溶剂残留[J]
.轻工科技,2020,36(9):135-136.
被引量:2
2
黄红英,尹齐和.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的原理与应用进展[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1):20-31.
被引量:111
3
吕文玉.
影响丙酮产品质量的因素及优化措施[J]
.石化技术,2011,18(3):51-53.
被引量:1
4
栾琳,赵霞,孙会敏.
胶囊壳油墨印字中苯类溶剂残留检测[J]
.药物分析杂志,2012,32(8):1325-1327.
被引量:3
5
邵卫卫,薛娜娜,周敏,胡建,汪仕韬,吴东雷,姜方方.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复合包装材料中溶剂的残留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52(1):102-105.
被引量:5
6
姚尧,王琪,荆小莉,李冰,张胤鸣,王志军,李成志,林汉成,张吉,黄平,王振原.
猪肋软骨和肋骨的ATR-FTIR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J]
.法医学杂志,2016,32(1):21-25.
被引量:8
7
俞发荣,李登楼,谢明仁.
苯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2016,35(2):195-199.
被引量:18
8
王晨,武珊珊,张岩,张茂东,马岩,黄德寅.
某芳烃装置职业暴露苯致癌风险评估[J]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16(4):22-25.
被引量:5
9
朱勇,徐艳琼.
焦化作业环境空气中苯污染特征研究及致癌风险评价[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6,29(6):454-455.
被引量:1
10
俞发荣,杨博,李登楼,张诗爽,薛源,连秀珍,谢明仁.
苯污染对大鼠肝肾功能及血核苷酸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6,24(6):654-65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冯状状,黄明强,徐俊,蔡顺有,赵卫雄,胡长进,张为俊.
羟基启动苯液相光氧化产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J]
.红外,2018,39(8):40-45.
被引量:3
2
王宏亮.
药物中苯残留原因及控制策略浅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22,30(5):447-45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冯状状,黄明强,徐俊,蔡顺有,赵卫雄,胡长进,顾学军,张为俊.
苯水相光氧化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7):2362-2368.
被引量:5
2
赵曜,刘爱芬,王振红,黄明强.
UV/H_(2)O_(2)降解水体苯污染前后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5(2):62-70.
3
厉小雯,应一锋,楼赛丽.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苯残留[J]
.生物化工,2023,9(5):125-127.
4
顾璇,李灿,崔艳华,武蕊,唐文杰,陈同强.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D滴剂中12种溶剂残留[J]
.化学分析计量,2024,33(5):6-11.
5
付国兵,高雨可.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丙氨酰谷氨酰胺原料药中苯的残留[J]
.化工与医药工程,2024,45(3):40-44.
6
冯状状,黄明强,徐俊,蔡顺有,赵卫雄,胡长进,顾学军,张为俊.
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在线测量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J]
.光学技术,2019,45(4):418-422.
被引量:1
1
任生亮.
意大利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J]
.现代农业,2004(12):29-29.
2
李莎.
浅谈氯碱生产中的废水“零排放”[J]
.中国氯碱,2005(4):43-44.
3
丁建彪.
如何治理城镇化发展中的“垃圾围城”[J]
.新重庆,2014(11):38-39.
4
邢廷铣.
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J]
.土壤与环境,2002,11(1):98-100.
被引量:29
5
彭述刚.
国外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的经验及启示[J]
.城市开发,1999(2):25-26.
被引量:5
6
贾峰.
提高环境意识转变公众行为应对气候变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1):10-15.
被引量:10
7
兰章.
世界著名城市如何治理大气污染[J]
.政策瞭望,2015,0(9):51-52.
被引量:1
8
姬振海.
《生态文明论》(十二)[J]
.河北环境保护,2008(10):38-45.
9
祝光耀.
创新,生态文明的永恒主题[J]
.中国生态文明,2014,0(3):3-3.
10
环境工程学[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24):222-223.
科技风
201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