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微喜剧的独特性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东北微喜剧是指由二人转演员创作、出演的小品,这种表演艺术将东北民间二人转和话剧、小品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将东北的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赋予在了另一种全新的形式中。东北微喜剧相较其他一般的喜剧小品,具有地域化、戏仿化、脸谱化的特点。本文从语言风格、表演方式、大众审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东北微喜剧的独特性。
作者
洪洋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微喜剧
小品
戏仿
东北文化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宁国利.
“污言秽语”二人转——浅析二人转的“狂欢”语言[J]
.戏剧文学,2011(3):64-66.
被引量:3
2
贾越.
反讽艺术的美学特征[J]
.浙江社会科学,1997(6):113-116.
被引量:12
3
张江华等著..影视人类学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6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3
1
赵晓囡.
解析雪莉·杰克逊《彩票》中的情境反讽艺术[J]
.作家,2008,0(24):81-81.
被引量:1
2
李秀云,姜婷婷.
东北喜剧小品言说张力的语言学批评[J]
.社会科学战线,2005(3):170-172.
被引量:2
3
蒋小平.
隐幽与张力 从反讽叙事角度论晚明传奇女性形象塑造[J]
.中国戏剧,2007(3):62-64.
被引量:1
4
肖美清.
无人想要的彩票——论谢莉·杰克逊短篇小说《彩票》中反讽的运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60-162.
被引量:3
5
李志萍.
论哈金小说《等待》的反讽艺术[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1):46-48.
被引量:8
6
薛海兵.
论《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叙事反讽[J]
.文教资料,2011(9):34-35.
被引量:1
7
仵宏慧.
踵事增华:浅析当代二人转艺术的文化发展[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08-110.
8
饶玲芳.
论反讽手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4,0(57):51-52.
9
李晶.
小镇青年的港片情怀 评《乘风破浪》[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2):16-21.
被引量:5
10
武术.
评价理论视角下二人转语言的幽默及美学特征[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97-101.
1
刘大权.
二人转纵横[J]
.戏剧之家,2014(14):42-42.
2
孙丽雯.
浅谈二人转艺术中东北文化的体现[J]
.广播歌选,2010(12):74-75.
被引量:1
3
姜佐.
黑土地收获电视佳片[J]
.瞭望,2004(28):52-53.
4
夏夏.
武汉女人的幸与不幸[J]
.大众电影,2012(24):10-10.
5
李雪.
融入东北文化的线描艺术表现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5(21).
6
李园园.
根植于民间的艺术——浅议二人转的地域文化特色[J]
.青年文学家,2014,0(4Z):132-132.
7
马智.
赵本山:为喜剧寻“魂”[J]
.电影艺术,1999(3):54-57.
被引量:2
8
刘颖,吴勇.
黑吉辽是一家[J]
.北方音乐,2005,25(5).
9
刘威.
谈演员的灵感与表演[J]
.北方音乐,2011,31(4):70-70.
10
蒋慧明.
从农村大炕走进城市包厢的二人转[J]
.艺术评论,2004(11):31-34.
被引量:8
戏剧文学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